运用对比手法写人物
篇一:怎样在文章中运用比照手法
作文训练(三)
怎样在文章中运用比照手法
班别姓名 学号
一、表现手法解析
1、什么叫比照手法?
答:比照比照描写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展比拟。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各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或处于不同的环境时也会发生变化。写人时为了突出人物共性的差异,可以通过比照来加以突破。
例文:多变的脸
我特殊佩服舞台上或银幕中那些演员的表演天才,喜怒哀乐在他们的脸上表现得那么形象,那么逼真,爸爸说那是艺术。有时,我对着穿衣镜也想显示一下我的“艺术才能”,反惹得别人笑破肚皮。这并不惊奇,由于我不是演员嘛!但惊奇的是,最近我看到一位售货员阿姨,她虽然也不是演员,可脸色的变化就像滑稽演员的脸一样——一会儿一变,而且给人的感觉特殊不舒适。你假如不信,那就听听我的亲眼所见吧。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食品店买东西,两位售货员正在兴高采烈地谈天儿。只见他们满面春风,眉飞色舞,嘴里还不时笑出声来。这时一位农夫装扮的伯伯走到柜台前,要买两个蛋糕。喊了几声,售货员阿姨象没听见似的,照旧谈笑风声。这位伯伯往前凑了凑,又喊了几声。突然,售货员阿姨的脸“有阴转晴”,双眉一皱,眼睛一瞪,脸立刻拉的三尺多长,说话像来了一阵狂风暴雨:“你嚷什么!看不见我这儿有事吗?真是的!买什么?快说!”伯伯说:“我买两个蛋糕。”售货员阿姨连眼皮也没撩,称了两个蛋糕,往柜台上“啪”的一扔。“给你!”把手一伸,“拿钱来,四块二!”说完,眼一斜,嘴一撇,下巴一仰。呵,表情可真够“丰富”的。伯伯付了钱,拿了蛋糕,嘴里不满地嘟囔着:“哼,真是花钱买气受。”摇了摇头,无可奈何地走了。
这时,恰恰又来了一个洋里洋气的叔叔,他往柜台上一趴说:“小李,你要的东西,我给你带来了。瞧!18吋彩电票一张,怎么样?够意思吧!”售货员阿姨结果彩电票,脸色“由阴转晴”了,两眼眯成一条缝说:“真够意思!你看,这是什么?”说着从柜台下掏出两条名烟和两瓶名酒递上去。那位叔叔带着得意的神情说了声“感谢”,哼着小曲儿扭头走了。
我真糊涂了。假如见一个人就变一张脸,那位阿姨的脸色变化之快,真可以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相媲美了。看着售货员那多变的脸,我的心情怎么也安静不下来。我想,世界是美妙的,我们需要的是温
暖、友情和信任。但愿我所接触的全部人的脸色都像我姥姥那样慈爱,像王教师那样和气。但愿售货员阿姨那犹如六月天气一样多变的脸,永久从我们的印象中消逝,使我们走到哪里,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觉得暖和无处不在,那该多好啊!
思索:1、本文为了更形象地表现售货员阿姨的效劳态度,胜利地运用了( )的方法。
2、把什么和什么比照?有事怎样比照的?
3、这样比照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正反比照突出。在比照描写中,擅长抓住符合人物身份的极富共性化得语言和动作绽开详细描摹,这样使得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形神毕现。比照的方式许多,有正对,也有反对,可以把同一人物对待不同事情的变化进展比照,从而突出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
例文:我的表弟
我的表弟小伟,是小姑妈的独生子。他常常戴一顶小圆帽,下巴尖尖的,脸蛋上有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那乌黑的眼珠就像两只小蝌蚪似的溜来溜去。淡红的嘴唇,一笑起来,嘴角就露出两个小酒窝,显得很秀气,也很顽皮。
姑妈非常溺爱小表弟,对他可说是百依百顺。小表弟也真娇气,一不如意,便大声哭叫,甚至还要躺在地上打滚,不到达目的,哭声绝不会降到“低八度”。在家中谁都不敢惹他,真是个“小老子”。记得有一次,她在院子里和大姑妈的女儿小红姐姐吵架,骂小红姐是个“胖猪”。小红姐姐气的板起面孔,扬起巴掌装作要打他的样子,可手根本没有遇到他,它却“噎”地一声大哭起来。小姑妈听到哭声,便急匆忙地跑出来,把表弟抱在怀里,一边心肝珍宝地叫着,一边问是怎么回事。表弟拖着哭腔,说小红姐姐打他。小姑妈听了,也不问个青红皂白,就数落起人来:“小红,你比小宏大,应当让着他点嘛。你不让他也行,可不应当打他呀!”小红姐姐气得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转,表弟却在一边得意地朝他做怪相。唉!这样下去,小表弟会成个什么样的人呢?
运用对比手法写人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