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doc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
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
人是从动物进化、分离提升出来的。因而人作为人的存在时,早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双重的存在物,即:既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又是一种社会的族类的存在物。人作为一种族类的存在物,显然就与纯粹自然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我们始终不可忘记人类的老祖宗始于动物、源于动物,人类仍然与动物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和共通的特征。人类从动物向人的进化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艰难岁月,人类从野蛮人向文明人、向真正的人过渡同样也必将经历漫长的无数代人的艰难而痛苦的进化过程。因而以人为本,我们只能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为本。不仅要看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不仅要看到两者之间的相异性,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相通性;不仅要看到我们人类有强大的理性与自觉,也要看到人类也常会出现动物的疯狂与茫茫然。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什么是人类本性?什么是人的本质?这是长期存在着争议的敏感话题。一种看法是将两者割裂开来:人的本性就是指人的动物本能,人的本质则是指人超越于动物性所应该成为的样子。还有一种看法,:人性就是人的本质。其中有一部分人只对人性或人的本质只作抽象认识(如性本善、性本恶);而另有一部分人只是坚持对人性和人的本质只作具体的理解(如只强调人的阶级性、社会历史性等)。以上看法似乎都没有分清两者应有的联系与区别。马克思的独到之处正在于: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人类本性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将两者视为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辩证统一体。严格说,马克思并没有对人类本性或人的本质作明确地定义性表述,但字里行间对这两大基本概念所作的意思表达还是很清楚的,尤其是马克思原著中经常在合乎人性适合人类本性与占有人的本质实现我的人的本质等不同语境中使用人类本性和人的本质两大概念,以明确揭示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联系表现为,人类本性与人的本质都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属性,其中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是前者的集中表现与个性展开;区别在于,人类本性,是对人类客观存在的类特性即基本共性的概括与抽象。人的本质,则主要是指个体对人类本性的自我个体认识与个性展开,是对人的个性差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社会交往、社会关系之本质差异的分析与归纳。
所谓人类本性,一般地说,是指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基本属性。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类本性主要包含三个基本点:(1)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因与内在意向,是求生存求发展的自我实现欲。(2)人类生命活动的性质,是自由自觉地活动。(3)人类生命活动的方式,是结成一定社会关系。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相对稳定的人类本性客观要件。那么其中谁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要件?有人认为是人的社会性,也有人认为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本文认为按照马克思的人本思想看: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因与意向自我实现欲,应是人类本性之本源,也是人与动物之间本原性区别。
所谓自我实现,当然离不开自己。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已出发的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
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