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英豪
齐 龙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将人类几千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首次利用机械的力量,开始了对飞翔的蹒跚学步式的尝试。当普通大众还沉浸在人类飞行成功的喜悦之中时,军事家们已经预感到一个崭新的军事时代到来,尽管当时的了个绰号――“夏里巴人装”,因为B-3高空防寒飞行服的样子太像当时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夏里巴人的民族服装了。夏里巴,这个生活在喜马拉雅山高寒山区的民族,坚毅耐劳。当时让这个民族迷惑不解的是,那些生活在遥远地区的人们不停地来攀登喜马拉雅山的大大小小的山峰,而且往往半途而废,无功而返。然而对于夏里巴人来说,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自由往来雪线上的千米奇峰。夏里巴人是雪域高原上空真正的鹰,“飞将军”们之所以把B-3高空防寒飞行服称作“夏里巴人装”,包含了这样两个含义:一是这件飞行服的确有夏里巴人民族服装的影子;二是“飞将军”们穿上这种高空防寒飞行服,也希望自己像夏里巴人一样,做蓝天中的雄鹰。
细节之处打动人心
B-3高空防寒飞行服采用一体式的绵羊皮毛作为主要原料,即将上等的绵羊皮连皮带毛一起加工成制衣原料,皮面向外,毛面向里。一件B-3高空防寒飞行服由大大小小十几块不同几何形状的绵羊皮毛缝制而成,每块羊皮间的接缝处,辅以一条牛皮加固条,既增加了飞行报的保暖性能,又加固了两块相邻的皮毛,使衣服更加牢固。
B一3高空防寒飞行服的衣领可以呈西服三开领状,也可以竖立起来。竖立起来时,衣领左侧缝制的两条结实的牛皮固定带和衣领右侧的氧化铜金属卡子结合起来,起到保暖抗寒的功效;在陆地穿着时可以把衣领作西装三开领状,以示潇洒。
B-3高空防寒飞行服的袖口和两襟也均设有这样的牛皮固定带,通过调节牛皮固定带的松紧来调节衣服内部的温度。B-3高空防寒飞行服对襟上的那一条经氧化处理的黄铜拉链结实无比,很多时候,防寒飞行服已经破损不能再穿了,但这条黄铜拉链依然完好如初。
在B-3高空防寒飞行服衣襟的两侧,有两个斜插的衣兜,也采用与衣服同样的毛皮面料制成,穿着者可以在寒冷环境下把手插入衣兜取暖。防寒飞行服的袖口和衣摆处则羊毛外翻,以达到更好的防寒效果。
前面说过,“飞将军”们给B-3高空防寒飞行服起了“夏里巴人装”这样一个绰号。但仔细对比就会发现,夏里巴族人的防寒皮衣是衣长袖短的造型,当然袖子的长度足可以保护需要经常劳作的双臂,不过下摆足够长至少要到臀部三分之二左右。而B-3高空防寒飞行服则是明显的袖长衣短的夹克造型,这样设计可不是为了美观,主要是因为机炮手在机炮舱里要左顾右盼进行观察,战斗时免不了左右移动上肢,以便瞄准快速逼近的目标,所以如果衣服下摆做得太长,就会限制机炮手在炮舱里的自由活动。为了达到高空防寒的目的,B-3高空防寒飞行服是配合A-3 T-WFS高空防寒皮裤一起穿着的,这样就消除了B-3高空防寒飞行服的下摆较短对防寒不利的影响。一套全皮的高空防寒飞行服,既保证了穿着者在有限空间内的自由活动,又保证了穿着者在高空寒冷环境下不至于被冻伤。因为B-3高空防寒飞行服穿起来比较臃肿,所以坐在到处都是开关按钮的驾驶舱里的正副驾驶员们无法穿着了。他们主要配发相对比较合身的A-2全皮飞行服,但好在轰炸机的驾驶舱封闭性较好,不像机炮舱四面透风,A-2全皮飞行HR还可以应对。
碧空英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