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3例体会
许利 【关键词】 神经梅毒; 临床表现; 诊断
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侵犯神经系统时,称为神经梅毒。近20多年来梅毒在我国又有上升趋势,神经梅毒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1]。术治疗:术后病理:脊髓结核。手术后回我院行康复治疗。恢复良好。
病例3,患者男性,65岁,退休职工。因行走不稳伴双下肢疼痛1年余于2010年8月入院。既往病史不详,冶游史不祥,离异独居,有大量饮酒史。家属诉患者最近几年来逐渐出现行走不稳乏力、记忆力减退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未治疗。最近几月来患者出现行走不稳加重的症状。查体:神清,精神尚可,查体合作,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基本正常。两瞳孔不等大,左眼失明,右瞳孔直径3 mm,光反射灵敏。鼻唇沟对称,其余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及下颌无震颤,四肢肌张力稍增高,腱反射(++~+++),病理征阴性,行走为阔基步态。辅助检查:入院后常规血液学指标均正常,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比值1∶32)。脑电图各导联可见少量低幅快波、广泛多量低至中幅4~7 Hz的θ波。2010年08月22日腰穿:脑脊液(CSF)压力130 mm H2O,无色透明,潘氏反应(+),白细胞64×106>/sup>/L,红细胞4×106>/sup>/L, g/L,氯化物147 mmol/L, mmol/L。CSF RPR试验阳性,TPPA试验阳性。头颅磁共振成像(MRI)(2010-08-19)显示全脑萎缩明显,尤以双侧额颞叶为甚。诊断为麻痹性痴呆。
2 讨论
神经梅毒国内相关报道以中年人为主[2,3]。通常认为梅毒感染后3~18个月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未经治疗的梅毒20%发展为无症状神经梅毒[4],4%~9%发展为有症状的神经梅毒[5]。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无症状型(隐型)、间质型(脑膜及血管型)、实质型(脊髓结核和麻痹性痴呆)。无症状神经梅毒占神经梅毒的25%,因其临床症状缺如,诊断完全依赖脑脊液检查,此型治疗与否对神经梅毒的预后影响很大,而临床实际工作很难得到诊断。本组3例患者,2例为麻痹型痴呆,1例为脊髓结核,其中麻痹型痴呆患者追问病史已有近一年的行为异常,就诊时症状比较典型,与没有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关系。(1)间质型神经梅毒。尤其是脑膜及血管型梅毒是我国目前神经梅毒的主要发病形式,这种类 型神经梅毒发病前的潜伏期为9个月至9年,长短不一[6]。间质型神经梅毒是由于梅毒螺旋体侵犯脑膜或脑小动脉而引发脑膜炎、血管炎所致。由于梅毒螺旋体主要的致病力为表面的粘多糖酶,其活性越高,组织亲和力越强,毒力就越强,而粘多糖是血管支架组织的重要基质成分,故血管及脑膜极易受累,造成血管塌陷,血供受阻,形成管腔闭塞性动脉炎、动脉周围炎及坏死、溃疡引发的血管破裂出血[7]。(2)实质型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和脊髓结核。病例1和病例3为痹性痴呆,此即慢性梅毒性脑膜脑炎。由于它是一种可治疗的痴呆,故及早诊断,对病情、病程、预后都有帮助。本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发病于初期感染后的15~20年,亦有长达30年者。由于其潜伏期长,很难将其与梅毒联系起来,本病约占所有梅毒患者3%~5%,发病年龄以30~50岁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8]。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而无特异性,
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3例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