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丝绸之路1.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万里千年-丝路手记》
内容简介:
丝路三万里,过往五千年。世界上很难再找到一条如丝绸之路一样历史悠久、包容万千的路。作者在历代古籍资料的指引下,通过亲身的游历,对这条路进行了一次历史追溯与文化探寻。
这本书以丝路五千年来的“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为线索,从历史古迹、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特色美食等不同角度,将我国境内的两万里丝路真实、全面、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书中的章节以作者的行程及丝路的分支为顺序,贯穿了陕西的西安、咸阳,甘肃的平凉、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和敦煌,以及新疆位于唐代丝路北线的哈密、乌鲁木齐、伊犁,中线的吐鲁番、库尔勒、阿克苏,南线的喀什、和田等地区的丝路记述。
书中将相关的历史古籍与背景知识通过浅显的翻译与介绍单独编排成栏,同时通过下面正文中的文字与图片印证古今。希望古今对照、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读者感觉丝路并不只在浩瀚的典籍与支离的梦境里。
其实丝路并不遥远,她在枕边、在手上、在眼前、在舌尖……或许明天这条路也会在你的脚下
序——一本书的距离看丝路
丝绸之路是我们一直憧憬的梦,特别是游历了中原地区大部分名胜古迹之后,这个愿望愈发强烈。因为中国文化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包容,能够包容宗教、艺术、学术等多方面的元素。想要对中国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仅仅将足迹留在中原是不完整的。丝绸之路恰是多元素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在这条道路上,既有张骞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的不辱使命;也有班超投笔从戎、深入虎穴的英勇气概;也有玄奘执着无悔、求经济世的终成正果;更有诗人春风不度、直斩楼兰的千古篇章……
我们因为这个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于2011年8月开始了两个月的旅行。从繁华千年的古都西安,贴着汉唐底蕴的余温、经渭河古渡的余韵和乾陵沧桑的遗迹,从彬县溯着泾河谷地进入甘肃;甘肃有热闹千年、孤寂如今的河西走廊,平凉、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串起古今的繁华与落寞,汉明长城、嘉峪关、玉门关、阳关诉说着厚重与沧桑;进入西域,从多彩的哈密到绚烂的吐鲁番,再沿着丝路北线草原道经历如同天使眼泪般的赛里木湖,从那拉提和巴音布鲁克草原翻越天山达坂切入丝路中线,沿着龟兹、姑墨、疏勒的故道踏上帕米尔高原,再从喀什沿昆仑山北麓的丝路南线行走莎车、和田,最后沿沙漠公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后返程。
千年沉淀的丝绸之路,不变的面容藏于戈壁、沙漠、草原和雪山之间,沧海桑田的是一个个数易其名的绿洲和古国,她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面容。亲历她,不仅为了游历壮美的风光,更想好好看看她现在的模样,发掘些许过往的痕迹。
在我们旅行之前和旅行途中,都有朋友建议我们将丝路之行写下来。丝绸之路包容万象,很难只用一本书讲清楚她的前世今生;作为两名非专家性质的旅行者和文化爱好者,怎样写才能最真实最全面地呈现一条我们看到的丝路,以及我们触摸到的丝路精神呢?
古之能读书者未必能游,今之能游者未必能读书,而古今之能读书且能游者又未必能为记。我们受徐霞客的影响,多年来保持着每天写笔记的为线索,结合一路的照片与历代的文献整理出一本书。这本书不是一本单纯的文化普及读本,她包含了我们对丝路文化的探寻过程;这本书也不是一本单纯的旅行笔记,她应该能够将丝路的古今风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唤起更多人对丝路的向往。
丝路观咫尺,万里意悠悠。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的人关注丝路、走向丝路、走得更久、走得更远。
引子——掀开丝路的面纱
丝绸之路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古老桥梁。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出现。不然何以楼兰、小河、五堡等墓葬出土的干尸都具有高加索人种的特征?何以中原的墓葬出土了昆仑山的美玉?
丝绸之路是连通亚欧大陆的交流动脉。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器、劳动生产工具与西方的奇珍异兽、毛织品、农作物就循环往复地交换着。
丝绸之路是贯通亚欧大陆的文明枢纽。西汉开始中原的农耕文化就传到了这里,东汉印度佛教从这里传入中国,法显、鸠摩罗什、玄奘等高僧从这里往来。贵霜王朝希腊化佛教和萨珊王朝波斯风格的器物、各种文字的文书频频在楼兰、米兰、尼雅、约特干等处的遗址中被发现,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的文明在这里交汇。
丝绸之路是远征亚欧大陆的战略要道。霍去病沿河西走廊断匈奴右臂;班超经楼兰至疏勒深入虎穴控扼西域;亚历山大的远征军从阿姆河流域深入到帕米尔高原;唐代的高仙芝越过帕米尔高原降服了小勃律(今克什米尔);成吉思汗从草原道征伐西亚与东欧;乾隆年间清军战大、小和卓后立碑帕米尔高原;光绪年间左宗棠“急进缓攻、先北后南”收复新疆。
而今,除了这些历史和故

丝绸之路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1.05 MB
  • 时间2017-07-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