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弦里别样情
2004年盛夏,蝉声嘶鸣。我们夫妻携正上幼儿园中班的女儿雨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叩响一扇普普通通的门扉,求见一位身世传奇的大师。
这一天,我们有幸拜识了中国民族音乐界的泰斗――闵季骞老先
弹奏《红星照我去战斗》时,闵爷爷耐心地和女儿讲起了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故事:红军后代潘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杀害的母亲报仇,他揣着这个心愿,带着阶级仇恨,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巧妙与敌人周旋,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成长,最后终于杀死了胡汉三,当上了红军战士。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女儿。望着还沉浸在故事情节里的孩子,爷爷忽然言归正传,说演奏这支曲子一定要抒情奔放,满怀自豪,充满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还要有一种带着使命出征的感觉。
每一支曲子里面都有那么多曲折离奇的故事,女儿对单调的曲谱不再反感了,小手弹拨得越来越欢,甚至在弹奏进入高潮时,也会沉湎陶醉。
女儿长大了,女儿进步了。
看到许多场合都有雨桐怀抱琵琶登台演奏的身影,看到雨桐因弹奏琵琶喜获一本本证书、一座座奖杯,闵老比我们做父母的还要高兴。
对女儿的关怀呵护、喜欢怜爱写在闵爷爷的眼神里,渗透在闵爷爷每一个细微的举动中。印象最深的是,每一次练完琵琶后,爷爷都要从坛坛罐罐里找出零食,给女儿作为奖赏。看到那些包装精美的进口食品,我们知道,那些都是爷爷膝下世界级名人的子女们,从国外带来孝顺父母的,老人家舍不得吃,留给我们的女儿。
张家有女初长成。从“怀抱烧火棍”到“轻拢慢捻抹复挑”,从最简单的弹挑练习到《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女儿“弹棉花”的声音渐渐成为曼妙的仙乐,我们做家长的在欣慰之余,慢慢产生了自满、功利的念头,我们也想让孩子去挤一挤考级的快车,心中甚至有了想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业余最高级的奢望。闵老知道我们的想法后,反复劝导:音乐考级只是一个检测衡量孩子水平的手段,不是根本目的,学到真本事才是最重要的。你们当家长的放心,我会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毫不保留地教给孩子。
在闵爷爷的坚持下,我们每年只给女儿报考一级,不为别的,只为检测一下她的进步幅度。让我们开心的是,每次考级时,女儿怀抱琵琶面向评委,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一看指法、弹奏技巧,高明的评委们就知道这是大师闵老先生的小弟子,次次都是一曲未终,便顺利晋级。
闵老先生淡泊人生。他虽是我国民乐界的泰斗,却身居两室一厅的斗室,深居简出。家中没有奢华的家具、时髦的电器,有的只是整架的书籍和音像资料,墙上挂满了各种乐器,一台双卡录音机至今还在被老先生熟练地使用。闵老爱草木花鸟,不追求名贵,哪怕是一朵牵牛花,老先生也把它同君子兰一样视若珍宝,精心伺弄。五楼不大的阳台上,花花草草琳琅满目,生机盎然地生长着。每一次练完琴,受到爷爷的糕点糖果赏赐后,开心的女儿便会蹦到阳台,埋头在花丛
琵琶弦里别样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