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材料 12 级
金属一班
热
加
工
复
习
资
料
名词解释
1塑性: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常用的指标有两个: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2 强度: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常用的金属材料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σs)和抗拉强度(σb) 。
3 硬度:材料局部表面抵抗其它物体压入变形的能力,最常用的指标:布氏硬度(HBS、HBW),洛氏硬度(HRA、HRB、HRC),维氏硬度(HV)。
:材料抵抗交变载荷的作用而不断裂的能力,常用的指标:疲劳强度(σ-1)。
5晶体:物体内部的原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中,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排列的固体。非晶体:物体内部的原子呈散乱分布
6 单晶体: 晶体是由一个晶格排列方位完全一致的晶粒组成。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7 多晶体:晶体是由许多颗晶格排列方位不相同的晶粒组成。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8 金属的结晶:晶体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也指物质中的原子由近程有序排列向远程有序排列的过程。
9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通过熔炼后所获得的具有金属特性新的物质。
10组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物质,如Fe、Fe3C。
11合金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元按不同比例所配制成的一系列不同成分的合金。
12 相: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及结构相同的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部分。
13 组织:用肉眼或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具有独特微观形貌特征的部分。
14 固溶体: 由两种组元相互溶解后组成的仍保留其中一组元晶格类型的新物质。
15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部分取代溶剂晶格上的原子所形成的固溶体。
16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之中形成的固溶体。只能形成有限固溶体。
17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而产生的晶格畸变,使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称固溶强化。
18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金属化合物的晶格类型和性能完全不同于作任一组元,熔点高、硬度高、脆性大,主要作强化相用。
19合金相图: 表明在平衡条件下,合金的组成相和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简明图解。
20 同素异构转变:少数金属在结晶后的固态下,晶格类型随温度(或压力)变化的特性。纯铁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的特征,是钢铁材料能够通过热处理改善性能的重要依据,
21 热处理: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通过不同方式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方法
22 退火:将钢加热、保温,然后(随炉冷却或埋入灰中)缓慢冷却。目的:降低硬度,便于机加工;细化晶粒,提高塑性和韧性;消除应力。包括:低碳钢:完全退火、中碳高:球化退火。
23 正火:将钢加热到Ac3 线以上30~50℃(亚共析钢)m以上30~50℃(过共析钢),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应用:(1)取代部分完全退火;(2)用于普通结构件的最终热处理;(3)用于过共析钢,减少或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为球化处理作准备。
24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线以上30~50℃,保温后在淬火介质中快速冷却(γ-Fe向a-Fe同素异晶转变),以获得马氏体(M)组织(碳在α-Fe中的严重过饱和固溶体)。
25冷处理:是指工件淬火冷却到室温后,继续在一般制冷设备或低
热加工复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