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选用24cm×12cm×5cm的标准红砖,用4层红砖(也可
选用3层红砖)做成,槽内直径48cm,高20cm,槽间距60cm,北高南低,%,长
度依温室的宽而定。槽框建成后,
基质,然后再铺一层塑料编织袋,填上混合细基质。或用土槽覆膜栽培,即在地面下挖20-25
cm的土槽,覆膜填基质,地上铺一层红砖压膜。槽向走道可用红砖、编织袋、塑料膜、砂
子等铺设。
(2)基质配料及发酵
按秸秆、菇渣、炉渣3︰4︰3或用麦衣(麦秸):玉米秆:河沙按3︰3︰4的比例配制。将以
上材料分别粉碎(小于3cm),-3公斤,充分拌匀后发酵。基质
发酵时,最低层要覆上薄膜与土壤隔离,,含水量要达到70-80%,上盖棚膜堆闷
发酵30-45天,直到充分腐熟为止。在发酵过程中,要每1周翻料一次,并根据情况适量补充
水分。基质的原材料应注意消毒。粗基质用作贮水(排)水,最好选用过筛的粗炉渣,粒径
达到1-3mm,与腐熟的秸秆混合,同时,混合基质中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添加肥,经消毒处理
后,准备装槽。
(3)滴灌设施的选择
灌溉软管可选用北京双翼薄壁软管微灌系统,-
的贮水池1个,建独立的灌水系统。(4)养分供给
以固态缓效肥代替营养液,追肥分期施用,最好选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专用肥。
2、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的育苗
(1)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抗病、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蔬菜品种。
(2)育苗
有机生态无土栽培育苗方式与日光温室有土栽培育苗方式基本相同。
3、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的栽培管理
(1)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栽培槽、滴灌系统等提前安装备用,栽培基质按比例均匀混合,提前一个月或半个月
将充分腐熟后的基质填入栽培槽中,用水浇透,使基质含水量超过80%,盖上地膜。整理温
室,并用1%的高锰酸钾喷施架材,密封温室进行高温消毒,定植期提前 2天打开温室,撤去
地膜,按每立方米 10-15公斤的用量将专用肥均匀洒施在基质表面,并用铁锹等工具将基质和肥料混匀,再次将基质浇透水备用。
(2)定植
播种后根据作物的不同来确定定植时间,一般在25-50天定植,采用双行错位定植法定植,
株距依作物而定。并保持植株基部距栽培槽内径10cm左右,深至第1片真叶节位。定植后立
即浇灌定植水。
(3)定植后管理
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能否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但带有一定的经
验性,要视植株状况、基质的温湿度、天气、季节及气候的变化灵活掌握。一般定植后3-5
天开始浇水,每3-5天一次,每次10-l5分钟,在晴天上午浇水,阴天不浇水,开花座果后每
1-2天浇一次,每次10-15分钟,三天检查一次水分情况,始终保持基质表面炉渣呈黑色,
不能发白,且槽中不能积水。
养分管理。根据基质内养分变化情况,为保证植株在整个生育期内处于最佳供肥环境,养分
供应采用少量多次,分期施用的办法。定植后20天开始追肥,用量为每株12克,此后每隔1
0天一次;进入秋冬季,植株开始缓慢生长时,可调整为 l5天一次;春季环境条件改善后,
恢复10天追一次;拉秧前1个月停止追肥(进入结果盛期,每株可增加到 25克)。
植株调整。与有土栽培方法相同。
温度调节。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通过揭盖草帘、放风来进行温度调节。定植后温度白天应保持在20-30℃,夜间应保持在12-15℃,基质的温度应保持在15-20℃,防幼苗徒长。
座果后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12-15℃。
光照调节。大多数蔬菜作物都是喜光作物,要求有较高的光照条件,正常生长发育要求3-
万 Lx的光照,对温室的透光率要求 60%以上。应通过揭开草帘延长光照时间,进入盛果期
应张挂反光幕以增加光照。
草莓无土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