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
一、《诗经》相关知识:
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是我国诗歌传统的起点和源头。
《诗经》成书:
采诗说:《汉书·艺文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献诗说:
《国语·周语》:“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一般认为,《诗经》中《大雅》、《小雅》和《国风》中的许多诗可能便是通过献诗搜集的。
太师们不但搜集本国乐歌,还搜集别国乐歌。太师们还保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
《诗经》是周朝太师编定的。今人朱自清认为,《诗经》的编审权很可能在周王朝的太师之手。
2、什么是《诗经》六义?
《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⑴风是配合土乐(地方音乐)的各地民歌和一部分仿民歌作品。
⑵雅是用雅乐(正乐)配合的用于朝会、燕享的乐歌,雅诗是这些乐歌的歌词。
⑶颂是庙堂祭祀乐歌
⑷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诗集传》)。
⑸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是比喻和比拟。
⑹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风、雅、颂是诗体,赋、比、兴是诗法(表现方法)。
3、《诗经》的语言形式:重章叠句,就是全篇各章的结构和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几个字,反复咏唱。
《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4、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
今文经,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
诗经·蒹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