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班班通解决方案
目录
系统平台优势
政策背景
架构规划及解决方案
1
2
3
业绩与案例
应用场景
4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2012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刘延东副总理做《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
2012年11月23日,第十二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重点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
1
2
3
4
3
政策背景
1
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
全国基本实现“校校通”
各地达到本地50%以上中小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接入,50%以上中小学实现“班班通”
2013
2015
2017
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为“三通两平台”建设
宽带网络校校通
优质资源班班通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泛在网络
4
政策背景-“三通两平台”建设内容
1
管理教务、档案、学籍、资源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备课、导学、测评、提升、互动
01
减负,提高学习效率
改进学习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02
03
04
教学质量监控师资水平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区本优质资源库建设
一线教学活动生成性资源收集
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帮助偏远地区学生学习
提高学生学
本地区本资源库建设
本地区本资源库建设
Target
政策背景-“三通两平台”建设目的
1
家长
全面掌握孩子的学习过程;
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辅导;
和学校、老师的充分互动
学校
学校教学分析;
教学手段提升;
教学环境和条件提升;
减轻老师负担;
教师考评
学生
学习成绩提升;
学习效率提高;
学习兴趣增强;
学习资源丰富;
学习方式多样化;
学习渠道多样化
2
3
4
5
教师
教学能力提升;
教学效果提升;
教学方式丰富;
提高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负担;
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教育局
区域教育水平提升;
区域教改推进;
区域教育均衡;
区域教研活动开展;
区域教育资源管理
1
政策背景-“三通两平台”实现目标
8
“三通两平台”中的校校通属于硬件网络基础建设部分,而班班通和人人通是最终目标。
具体实施以班班通为切入点,围绕班级信息化建设,衍生出整体智慧教育体系建设。
智慧教育-班班通整体应用解决方案以卓越的音视频质量,自动跟踪和协作技术,强大完善的通讯功能、稳定的系统性能提供给用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数字化实景多媒体教学平台。本平台具有高清的视频,真实的课堂效果,实时交互性强等显著特点,非常适用于跨校区、跨学校之间的多媒体互动教学的场景下使用,是一套集教学、学习、管理、存储、分享和互动为一体的高效应用解决方案;集互动、直播、点播功能于一体,操作简单,直观,便于常态化教学。
平台概述
2
系统架构
2
基础
支撑层
图像智能识别模块
音视频编码器
服务层
录播中心支撑系统
物联网 通信网 宽带网
公共资源共享
智慧校园
应用层
表现层
政
府
信
息
接
口
第
三
方
服
务
接
口
桌面端
大屏幕电视墙
移动终端
PAD
标准规范体系
管理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
普及型教室系统
互联网多媒体教室系统
资源管理
精品课程
移动学习
网络教室
课堂实录
网络教研
专题课堂
业务管理软件
互动模块
流媒体服务模块
远程导播控制软件
内容管理模块
移动网关模块
流媒体分发模块
直播网关模块
音频拾取及声音处理
智能导播模块
文件存储设施
高清图像采集模块
图像跟踪处理系统
资源应用接口
展现层:用户通过手机/PAD、PC、Web访问班班通应用
应用层:直接服务于业务需求,通过相关软件模块的部署直接实现业务功能
服务层:向上提供业务应用功能的软件基础服务功能
基础支撑层:整个系统的最底层,提供基础的软硬件设施
1
2
3
4
5
校级平台概述
2
智慧教育-班班通解决方案v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