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桥涵工程施工概述
桥涵是桥梁与涵洞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沟通、连接及跨越功能的建筑物。尤其是桥梁, 由于工程浩大、技术复杂、造型优美、影响深远,在铁路、公路、市政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 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甚至成为一座城市、一江无桥的状况, 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69 年胜利建成了举世瞩目的南京长江大桥,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并使用国产高强 钢材的现代大型桥梁。正桥除北岸第一孔为 128m 简支钢桁粱外,其余为 9 孔 3 联,每联为
3×l60m 的连续钢桁粱。上层是公路桥面,下层为双线铁路,包括引桥在内,铁路部分全长
6772m,公路部分为 4589m。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是我国桥梁史上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铁路桥梁建设的新成就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铁路客运专线以及高速铁路的兴建,为铁路桥梁的发展
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桥梁研究成果和不断创新的施工技术有力地 支撑了我国现代化特大型铁路桥梁的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 该桥是武(汉)广(州)高速铁路越江工程,大桥全线总长 4657m,其中正桥长 1092m,
设计为一座主跨 504m 的公铁两用双层斜拉桥,上层设六线公路,下层设两线客运专线铁路 与两线Ⅰ级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活载最重的大跨度桥梁和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图 一)。
图一 京广高速铁路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 该桥采用了大型吊箱围堰整体浮运技术,并利用锚墩对围堰进行精确定位。主塔基础采
用 大直径钻孔桩施工技术,经设计优化比选钻深近百米,桩基直径创国内桥梁基础之
1
最。主桥钢桁梁采用了整节段架设技术,架梁吊机的最大吊重达 700t。 与当今世界同类型大桥相比,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具有“跨度大、桥面宽、荷载重、
时速高”的特点,且首次采用双塔三索面三主桁新型结构形式,解决了世界钢梁桥往往在重 荷载作用下的刚度减弱和疲劳难题。铁路桥面系采用混凝土与钢桁结合体系,为提高桥梁抗 震能力,首次采用自主创新研制的磁流变阻尼器(MR)和大吨位液压阻力装置相结合,解 决制动力传递及温度力释放等问题,可抵御来自自然的强震、风暴及大型船舶冲撞。
大桥于 2004 年 9 月 28 日正式开工建设,2008 年 9 月 10 日中跨合龙、2009 年 5 月通车。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该桥是京沪高速铁路及规划中的沪汉蓉铁路于南京跨越长江的铁路通道,是京沪高速铁
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沪汉蓉铁路及南京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南京市的要求同时搭 载双线地铁。桥面按六线轨道布置,主桥采用六跨连续钢桁拱桥,正交异性板整体桥面,三 桁承重结构,全长 1615m,最大通航跨度 2×336m,是我国第一座六线铁路大跨度桥梁(图 二)。
图二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该桥主墩围堰钢吊(套)箱首次采用重力大于浮力的下沉控制理念,通过升降系统及水平
导向装置,有效解决了在水文变化频繁的潮汐河流、河床高差大等不利条件下超大钢围堰下 放、着床及下沉精确定位的难题。
主桁受力大的杆件及节点板采用
桥涵工程施工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