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操作流程
第一篇: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操作流程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操作流程
锐器伤应急处理:
操作时不慎被病人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则应:
1、
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分钟,生锐器伤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一应急预案
7
1、立即处理(在发生科室完成)
(1)
用除菌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
如有伤口,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除菌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按压。
(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碘伏消毒5分钟以上,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报告和登记
(1)
发生锐器伤,立即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电话报告和咨询相关部门。
(2)
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根据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决定检测及回访。
3、预防性用药及费用报销
8
由医院相关部门人员评估暴露等级,根据暴露情况使用阻断药物,由科室护士长和科主任审核后报销相关费用。
二
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立即进行局部处理,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电话报告和咨询医院相关部门——→根据指导意见,决定检测及随访——→根据暴露情况预防性用药,报销费用
第四篇: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纠正不安全注射行为。尤其对新上岗人员强化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防护用物应用、医疗锐器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
2、
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足量、有效的防护用品。
3、
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
9
医护人员在发生意外针刺伤或粘膜、有创伤口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写“工作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及时采取有效措池,减少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
【处理措施】
1、
紧急处理
不慎被尖锐物体刺伤时,用流动水和/或肥皂液立即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聚维酮碘或75%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必要时行外科处理。如为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粘膜、伤口,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2、
暴露程度评估
按照职业暴露的类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暴露。依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贺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分级分型确定详见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3、
10
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4、
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伤时,应经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基线检查,在24小时内抽查血查HIV抗体,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保健科,进行登记;根据暴露级别及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5、
乙肝、丙肝追踪随访6个月;梅毒追踪随访3个月;艾滋病病毒暴露按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12个月时间点复查病毒抗体,作相应处理。
【应急处理程序】
血液、体液暴露→立即冲洗、消毒处理伤口→暴露程度评估→针对暴露源进行实验检查和预防用药→登记、上表→追踪随访。
第五篇:护士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精选)
护士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1、
锐器伤的预防
11
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毁形,将利器端传递给他人,在工作场所用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锐器伤的预防:
1)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
2)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
3)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坚固的利器收集箱,满到2/3便更换。利器收集箱须放进黄色胶袋,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4)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5)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6)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操作:禁将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2、
锐器伤应急处理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操作流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