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代的科技成就
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出身于医药世家,从小对医药学产生浓厚兴趣,成年以后随父行医。他潜心专研前人的医学著作,在实践中细心地治疗病人,因此医术提高很快。李时珍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深感医生对药物的辨识和使用至关重要,有必要对古代的药物学书籍加以整理和补充,编写一部新的医药学著作。
相关史事
李时珍在行医时,总是热情地接待病人,无论看病的人是否出得起诊费,他都一样细心治疗。他在用药上常用药味简易、能就地取材的药方,使病人既能治病又能省钱,受到患者的欢迎。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成书时期:
原因:
内容及特点:
成书经过;李时珍倾注27年心血,经三次修改,才完成190万字的《本草纲目》
历史地位::
明朝
在前人的基础上,增补遗漏、纠正错误
考订详细、内容丰富的中医学著作
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海外,成为世界闻名的药物学著作
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李时珍为“中国博物学的无冕之王”,并称《本草纲目》为“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一再提及的《中国的百科全书》,就是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科技名著
2.《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宋应星自幼勤奋好学,读了很多书,知识面十分宽广。他中了举人以后,担任过地方官,公务闲暇时就
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
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
产技术和经验。宋应星经过
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
写出了《天工开物》一书。
宋应星像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的含义(天工:大自然造就的资源;开物:开发为物质资料),
内容及特点
地位:
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作了系统的总结,书中图文并茂、详细叙述了各部门的技术经验、工艺流程、工具装备
中国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中国十七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
辩论:
你认为宋应星强调人类要与自然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对不对?
学生甲“宋应星说的不对。只要通过人力和科学技术,什么资源都可以开发就,什么东西都可以制造出来。”
学生乙:“宋应星说的对。如果人与自然不协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无法生存。”
你觉得呢
宋应星说的对。学生乙说的对。学生甲的话有合理成分,但立论错误。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协调,意味着人类不能适应环境或破坏了生存环境。
科技名著
3.《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农政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
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
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
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
农业科学巨著。
《农政全书》书影
第17课、明代的科技成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