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zhònɡ shān)岳飞]小重山
小重山篇1:李清照《小重山》译文(yìwén)及赏析
小重山(zhònɡ shān)
李清照
春到长门(chánɡ mén)春草格。
“春到长门春草青〞一句,写作者晨起所见。“长门〞,汉代长安离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曾居此。“江梅〞,遗核所生,非经人工栽培,又句直脚梅,也称野梅,初春开红白色花。梅可以说是早春的标志。“些子〞犹言一些,即少量之意。“未开匀〞谓还未普遍开放。惟其“未开匀〞,所以特别新鲜可爱,使人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临。这三句初春美景,寄寓着作叹春之情。下面接写饮茶。宋人将茶制成茶饼,饮用时须用茶碾碾成细末,然后煮饮。“碧云笼碾〞即讲碾茶。“碧云〞指茶叶之色。“笼〞指茶笼,贮茶之具。“玉成尘〞既指将茶碾细,且谓茶叶名贵。“一瓯春
〞意即一瓯春茶。晓梦初醒,梦境犹萦绕脑际,喝下一杯春茶,才把它驱除。春草江梅,是可喜之景,小瓯品茗,是可乐之事,春天给作者带来无限欢乐。上片主要作者茗茶赏景的欢愉之情,轻松优雅。
下片一下过到黄昏,重点写月。“重门〞即多层之门。天刚黄昏,月儿即来与人作伴,淡淡的月光,照稀疏的门帘上,花影掩映,飘散出缕缕幽香,春日的黄昏,是这样恬静,这样香甜,难怪作者止不转热烈赞叹:“好黄昏!〞这是“有我之境〞,这个“我〞就是词人。正是她,此刻正花前月下徘徊留连,沐浴着月之清辉,呼吸着花之清香。末尾三句点题。“东君〞原为日神,后来演变为春神。农历遇闰年,一年中首尾常有两个立春日的情况。“二年三度〞加重表现痛惜之情。“负东君〞,这里特就汴京之春而言。京师的春光是这样迷人,即使一年一度辜负了它,也非常可惜,何况两年中竟有三度把它辜负,这该令人何等痛惜呢!正因为如此,所以此次归来,一定要用心地好好度过汴京这一年这个无比美好的春天。下片着重写作者叹春又惜春的心情。
这首词写景如画,意境淡远。最为人称道的是“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一句,《疏帘淡月》后成为词牌名。
一、清况周颐《笺》:《问蘧庐随笔》云,荆公《桂枝香》作名世,张东泽用易安"疏帘淡月"语填一阙,即改<桂枝香》为《疏帘淡月》。
二、林家英、庆振轩《赏析》:一首小词,明白如话,以口头语写眼前景、心中情,只于淡笔素描中,略加点染,将女词人朝暮之间如梦如痴的心绪,浓缩在不到六十字的短小篇幅之中。在写景、叙事、抒情的水交融之中,写得曲尽情致,耐人寻味,有自然隽永之趣,无忸怩卖弄之态,足见李清照在抒情词创作上词心的灵锐及其驾驭语言的功力。如首句"春到长门春草青",直接用前人成句。被当时人赞为"才力富赡"的李清照(见王灼《碧鸡漫志》)本可自铸新句,为什么偏要引用他人成句呢
依笔者浅见,可能出于对这个情景相生的妙句珍爱和灵犀相通的共鸣。句中"春"字重用,又以极富色彩感的"青"字点染初生的春草。词的下片,描写黄昏景色"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用"压"字状映照在重门之上的花影分量,用"铺"字状天边淡月透过疏帘映照内室的清辉,意蕴丰富而美妙,是词史上公认的名句。天上的月,月下的花,本来和人没有直
[小重山岳飞]小重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