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调查报告2篇
前言:
廉洁修身,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廉洁的社会风气,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宝的积累,越来越多的廉洁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针对这个话题,本人在寒假开展了关于廉洁修身的社会调查活动。不鲜。听了老老师的话,笔者想起中学时班主任最爱开的一句玩笑,现在的人啊假如没点关系,在社会上是很难立足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发展关系,相识多点“有料”的挚友。
在采访一名华南师范高校的大一新生时,笔者有幸地了解到,该名学生在华师大的一名舍友竟然是叶树养的儿子的女挚友。那名女生与叶树养的儿子是中学同学,是广州执信中学毕业的,叶树养出事的时候,正是他们高三备考阶段,但他的儿子很争气,不但不受父亲影响,还获得了西安某高校的保送资格。那名学生向笔者透露,叶树养的儿子是个挺不错的人,父亲出事后,他连高校学费都交不起。那名女生与叶树养有过接触,她觉得叶树养是一名很好的父亲,却不是一名人民的好公仆。笔者认为,贪污腐败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关系着整个家庭。叶树养说他曾经想过要给儿子和女儿各两千万,那他有没有想过,他腐败的行为对儿子女儿来说,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应当向叶树养的儿子学习,不为身边的不正之气、不洁之风影响,出淤泥而不染。
调查体会:
通过这次的廉洁修身社会调查活动,我学习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学问,比如说如何与生疏人沟通,如何让别人信任你,接受你的要求等等,熬炼了胆识和口才。从XX年起,全省的大中小学纷纷将《廉洁修身》列入必修课程,这种做法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的反响。笔者认为,从小对公民进行廉洁修身教化是特别必要的。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时期,思想和意识还未成熟,这时候对其进行教化是有导向性的,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起很大作用。有的人认为,我以后不当官,没有必要接受廉洁修身教化。其实不是只有当官的才会有廉洁问题的,它渗透在生活的每个层面。公司职员如何对待公款,出租车司机会不会私吞乘客遗漏在车里的财物,还有上文提到的送礼收礼等,都是日常生活中考验自己道德水平的问题。开展寒假“廉洁修身”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笔者认为是特别有意义的。让学生深化到社会各个阶层,进行调查探讨,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能使学生清晰地看到社会好的一面和阴暗的一面,使学生了解廉洁修身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用廉洁修身的意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了社会上的很多不洁现象,数量和范围都远远超乎笔者的想象。就和那三分之二的受访者一样,笔者心中感到愤愤不平,但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方法来制止这些现象,检举也苦于没有证据,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油然而生。有一位受访者也是广东商学院毕业的师兄,现在在国企当文化主管,他说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只能看着领导们贪腐,自己却无从下手”。我想他的后半句应当是玩笑话,但是前半句向我们透露出一个讯息,贪腐现象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有的人选择忽视,有的人没有发觉,而站出来检举的人少之又少。笔者希望,敢于站出来说话的人能偶够一些,不要再接着姑息养奸了,贪腐危害社会,也危害到人民的利益,怎么能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利益被别人攫取,还要接着视而不见?
作为一个高校生,笔者认为,高校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剧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培育自控、自律、自省实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学习法律基础,用道德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校生活中,应当做到与同学友好相处,敬重同学,以集体利益优先,不要为了满意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不要产生贪欲、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
更不要丢失良心和做出违反原则的事。廉洁修身不应当只是嘴上说说,应当要付出行动和不断地实践。弘扬廉洁正气之风,构建和谐社会,是每一个公民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高校生也应当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关于高校生与廉洁修身的调查报告
一、导言
东汉闻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后来,廉洁渐渐从一种高尚的个人修养发展到对官员的道德要求。对廉洁,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不贪污是廉洁的基本行为规范。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行贿受贿也是廉洁的基本行为规范。不奢侈奢侈。不利用权力为亲友谋取私利。官员在公务活动中应当秉公办理,对全部人一视同仁,不能利用职权或自己的特别地位为亲友谋取私利。不做其他损公肥私的事情。
“修身”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自觉的熬炼和修
廉洁调查报告2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