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
5)城市交通发展历史阶段
原始道路交通
传统的道路交通
现代道路交通
智能交通
基于高度的知识文明,依靠智能技术的支持
基于工业文明,依靠机械、动力技术的支持
基于信息文明,依靠信息:用计算机模拟,延伸和扩展的智能。其中:智能控制—模式控制、知识控制、专家控制、神经网络控制。
5)车辆识别和自动定位
识别:长、宽、高、重的车辆属性;车载标志及身份属性。IC卡:一卡多用,安全性、机读性、存储量大(静态数据、动态数据)
定位:全球定位系统(GPS)
6)地理信息系统(GIS)
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
在ITS上应用—采集、显示、查询、分析地理位置信息。
ITS往往是综合应用以上这些技术!
三、智能交通物联网
1、人自身获取、处理信息的局限性
2、物联网通信技术突破局限性
3、智能交通物联网系统组成
4、车\地\设备之间的“物联”DSRC技术应用
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专用短程通信技术)
RSU: Road Side Unit的,安装在路侧的单元。
OBU: On board Unit,即车载单元。
四、面向物联网的城市智能交通基本要素
1)实体身份:
汽车牌照、道路运输证
2)电子身份:
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
IC卡道路运输证等
类似于互联网的IP地址
1、要素一,两大身份标识
2、要素二,三大感知体系
1)感知车辆自身状态:
胎压、温度、车速等传感器
尾气监测、油耗监测传感器
2、感知交通环境:
毫米波雷达、视频、GPS/导航
3、感知驾驶员状态:
视频(疲劳检测、注意力预警)、酒精检测
3、要素三,两大通信网络
1)车内通信网络:
CAN网络、LIN网络
2)车外通信网络:
车-路通信:DSRC
人-车通信: 3G网络、GPRS、
卫星通信网络
车-车通信:WLAN网络、
DSRC-WLAN网络
车辆资质认证
车辆年检、二维管理
车辆监控及调度
车辆违法行为的追溯查证
涉车消费服务
……
4、要素四,一套服务平台
五、面向物联网的城市智能交通关键技术
汽车身份标识关键技术
汽车身份标识(汽车的电子身份证)是一种工作于UHF频段(840MHz~845MHz或920MHz~925MHz)且具有多项应用特性的无源陶基型汽车专用RFID电子标签。
重点:自主知识产权、高安全性的UHF RFID标签芯片以及内存规划、编码管理、多编码体系映射、编码解析技术等
1、感知层关键技术
感知层——汽车智能平台技术
重点:车辆主动安全技术、智能化车载传感技术、多传感器异构数据的融合技术等
感知层——车辆主动安全技术
重点:未来网络技术、异构网络融合技术、多网协同技术、环境自适应切换技术、智能网络管理技术等
面向特定车联网应用的专网建设
车路通信
车车通信
人车通信
2、传输层关键技术
车联网信息预测及最优化运行决策技术
(1)涉车信息在线估计
(2)涉车信息动态多步预测
(3)涉车事件影响估计
(4)车联网系统最优化控制技术
(5)车辆集群智能控制技术
(6)物流组织优化技术
(7)交通应急组织与决策技术
重点:异构数据海量存储和管理、分布式高性能计算平台、智能信息处理、数据挖掘以及智能决策
3、应用层关键技术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关键技术
(1)面向车联网应用场景的大型异构CPS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
(2)面向车联网应用的CPS系统体系结构与开发方法
(3)大型异构CPS系统的信息基础架构及安全(4)车联网CPS系统对个人、社群行为感知与交互
(5)复杂场景下大型CPS应用示范系统的开发与验证
重点:亿万节点的标识与发现、个人与社群行为的感知、资源管理与服务发现等
4、其他关键技术
车联网
一、什么是车联网
1、对车联网的认识
在物联网理念的指导下的具体应用
是对现有大量与车辆管理与服务有关的技术的高度集成;
需要满足与车辆有关的各方利益群体的应用需求;
是政府主导的一项应用;
物联网的基本理念是将“万物”(Things)联网,其Internet of Things和Machine to Machine ( M2M)与车联网的Internet of Vehicles和Vehicle to Any ( V2X)应当说是“同出于一炉”。不仅如此,它的技术架构、标准等也应与“
第八章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