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之十国世系表
,
后梁年号
即在死
庙名即位位位 时 年号 世系 备注 号 字 时间 年年年
龄 数 龄
黄巢起义军将领,882年叛变投唐,赐名宋州砀山开平、太朱全忠。903年封为
年号:乾德元年(公元九一九年),乾德六年(公元九二四年)
咸康元年(公元九二五年)
后蜀(公元九三四年,公元九六五年)为孟知祥于公元九三四年所建,国号蜀,都成都,史称后蜀。公元九六五年为北宋所灭。历二帝,国存三三年。
一世帝孟知祥(公元八七四年,公元九三四年)
孟知祥,父孟道。公元九三四年称帝,国号蜀,当年死,终年六一岁。庙号高祖,谥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
年号:明德元年(公元九三四年)
二世帝孟昶(公元九一九年,公元九六五年)
孟昶,孟知祥第三子,母李氏。公元九三四年即位,在位三二年。公元九六五年降宋,后蜀亡,孟昶在被送往开封后去世,终年四七岁。谥号睿文英武仁圣明孝皇帝。
年号:明德元年(公元九三四年),明德四年(公元937年)
广政元年(公元九三八年),广政二八年(公元九六五年)
(南吴)帝王世系表
吴(南吴)(公元九?二年,公元937年)为杨行密于公元九?二年所建,国号吴,都江都(今江苏扬州)。公元937年为南唐所代。历四帝,国存三六年。
一世帝杨行密(公元八五二年,公元九?五年)
杨行密,父杨怤。公元九?二年受唐封为吴王,在位四年。公元九?五年病死,终年五四岁。庙号太祖,谥号武皇帝。
年号:天复二年(公元九?二年),天复四年(公元九?四年)
天佑元年(公元九?四年),天佑二年(公元九?五年)
二世帝杨渥(公元八八六年,公元九?八年)
杨渥,杨行密长子。公元九?五年即位,在位四年。公元九?八年被杀,终年二三岁。庙号烈宗,谥号景皇帝。
年号:天佑二年(公元九?五年),天佑五年(公元九?八年)
三世帝杨渭(公元八九七年,公元九二?年)
杨渭,又名隆演,杨行密次子,母史氏。公元九?八年即位,公元九一九年称吴国王,在位一三年。死于公元九二?年,终年二四岁。庙号高祖,谥号宣皇帝。
年号:天佑五年(公元九?八年),天佑一六年(公元九一九年)
武义元年(公元九一九年),武义二年(公元九二?年)
四世帝杨溥(公元九??年,公元937年)
杨溥,杨行密四子,母王氏。公元九二?年即位,在位一八年。公元937年禅位于齐王徐知诰,吴亡。不久病死,终年三八岁。谥号睿皇帝,又谥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
年号:武义二年(公元九二?年),武义三年(公元九二一年)
顺义元年(公元九二一年),顺义七年(公元九二七年)
乾贞元年(公元九二七年),乾贞三年(公元九二九年)
大和元年(公元九二九年),大和七年(公元九三五年)
天祚元年(公元九三五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
南唐(公元937年,公元九七五年)为李昪(徐知诰)于公元937年所建,国号唐,都金陵(今南京),史称南唐。公元九七五年为北宋所代。历三帝,国存三九年。
一世帝李昪(徐知诰)(公元八八八年,公元九四三年)
李昪(徐知诰),父李荣,母刘氏,先被杨行密收为养子,后被徐温收为养子,改名为徐知诰。公元937年废杨溥自立,都金陵,国号大齐。公元九三九年复姓李,改名昪,改国号为唐,在位七年。公元九四三年服丹药中毒而死,终年五六岁。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
年号:昪元元年(公元937年),昪元七年(公元九四三年)
二世帝李璟(公元九一六年,公元九六一年)
李璟,李昪长子,母宋氏。公元九四三年即位,公元九五八年被迫向后周称臣,去帝号称国主,亦称南唐中主,年号亦改为北周和北宋年号,在位一九年。死于公元九六一年,终年四六岁。庙号元宗,谥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年号:保大元年(公元九四三年),保大一五年(公元九五七年)
中兴元年(公元九五八年)
交泰元年(公元九五八年)
显德五年(公元九五八年),显德七年(公元九六?年)
建隆元年(公元九六?年),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
三世帝李煜(公元937年,公元九七八年)
李煜,李璟第六子,母钟氏。公元九六一年即位,用北宋年号。公元九七五年降宋,南唐亡,在位一五年。公元九七八年被毒杀,终年四二岁。谥号后主。
年号: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建隆四年(公元九六三年)
乾德元年(公元九六三年),乾德六年(公元九六八年)
开宝元年(公元九六八年),开宝八年(公元九七五年)
闽(公元九?九年,公元九四五年)为王审知于公元九?九年所建,都长乐(今福州)。公元九四五年为南唐所灭。历六
五代十国之十国世系表.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