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疾病-长治医学院
工作总结 / 述职汇报 / 论文答辩 / 产品介绍
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
(一)超声检查:
⒈诊断胆道结石
⒉鉴别黄疸原因
⒊诊断其它胆道疾病
⒋手术中B超检查
染。
胆总管探查的指征是:
①有梗阻性黄疸病史;
②慢性胆管炎,胆总管扩张1.0cm 以上、或胆管壁增厚者;
③胆(肝)总管内有结石、蛔虫、肿瘤等;
④胆道感染、胆管穿刺抽出的胆汁混浊、呈脓性或有絮状物或有残渣等;
⑤胆囊内有多数细小结石,有可能下降至胆总管者;
⑥肝胆管结石;
⑦胆囊与胆总管内虽无结石,但肝脏表面有炎性粘连,有扩张的小胆管,肝纤维组织增多,肝叶(段)有萎缩或肿大者;
⑧慢性复发性胰腺炎,或全胰腺肿大、变硬者;
⑨静脉胆道造影有“滞留密度增加征”者等。探查应仔细,防止遗漏病变,必要时,配合术中胆道造影、或使用胆道镜。一般应切除胆囊,T管内径宜大些,有利于小结石排出或术后非手术治疗。
显露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
显露胆总管,在前壁缝两针牵引线
实验穿刺
切开胆总管吸净流出的胆汁
用取石钳取出胆石
胆总管下段结石在左手帮助下伸入刮勺取石
冲洗左右肝管泥沙样结石
灌洗胆总管下段
扩张胆总管下段
放置T形管
缝合胆总管切口
缝合肝十二指肠韧带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目的:使胆汁经短路流入肠道。本术要求吻合口近端不能有梗阻因素存在,如肝内胆管狭窄与结石、胆总管扩张不明显等,否则将发生难以控制的上行感染。吻合口径应>2.0cm,并应尽量低位,应切除胆囊。
胆肠吻合术手术指征:
①缩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胆总管明显增粗,直径在1.5~2.0cm以上者;
②慢性胰腺炎所致的胆总管下端较长范围的管状狭窄与梗阻;
③结石呈泥沙样不易取尽,有结石残留或结石复发者。
将胆总管或肝总管的端或侧与空肠吻合,单侧峡部作纵形刨开,以扩大吻合口。
双侧峡部Y形切开
肝胆管狭窄的成型示意
复杂肝胆管狭窄的成型示意
在十二指肠上缘切断胆总管
关闭胆总管远端
在横结肠系膜无血管区切开,将空肠远端上提至肝门处吻合。
空肠近端与空肠远端行端侧吻合,关闭肠系膜裂孔。
空肠远端的侧面切小口与胆管吻合
胆管与空肠作单层外翻缝合
T形管经空肠引出
胆管与空肠吻合完毕
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 实质上是一低位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当胆总管直径在1.5~2.0cm以内时,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其下端狭窄范围不长者,同时合并有胰管开口狭窄者,应选本术。但此术略复杂,有一定并发症。
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适用于 胆石嵌顿于壶腹部 和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尤其是已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
【术后有关处理】
1.一般取半卧位,第1~2天禁饮食,如已行胆肠吻合者,应持续胃肠减压,待肠鸣音恢复后停止,予以流汁饮食。抗生素用到体温正常为止。禁食期间静脉补液2500~3000ml /日(葡萄糖液、生理盐水等),并补充维生素,必要时予以氨基酸、或输血、血浆等。以杜冷丁、强痛定等镇静止痛。
2.腹腔引流可在48小时拔除。如引流较多,可于第三天拔除。
3.T管处理:要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扭曲和扯脱。应连接于无色消毒瓶内,记录胆汁量(一般300~500ml/日,过多或过少均提示存在问题),经常观察胆汁颜色、性状、有无沉渣。放置时间一般两周,如为了支撑吻合口,则应延长时间,至少半年。需要时应予以冲洗。
⒋ T管逆行胆道造影术可于术后10~14天进行:一般经T管注入20~30ml有机碘造影剂(浓度为15~20%)。宜头低位30℃,先左侧卧位,缓缓注入10ml,再转至仰卧位注入剩余量,即照片,此举能显示肝内、外胆管。若胆管充盈良好,待15分钟后可再拍片1张,以观察自然排空情况。如胆肠间通畅、无残余结石,即可拔管。
T管拔管指征:
①时间在2周左右;
②胆管与十二指肠完全通畅,包括:胆汁引流量日渐减少,粪便颜色正常;
③血清胆红质趋向正常;
④抬高或夹闭T管,病人无腹胀、腹痛、发热、黄疸加重等,
⑤经T管逆行胆道造影证明胆道十二指肠间通畅、无残余结石;
⑥胆汁检查清亮、无脓球、红细胞和虫卵等。
胆 道 感 染
【
胆道疾病-长治医学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