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降低防盗报警的误报率.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降低防盗报警系统的误报率、漏报率
误报警常常给安全负责人和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尤其是对警察/保安人员,警报器一响,一般就要调动大量警力出击,造成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更大的代价是,久而久之,误报使他们丧失了对危险的紧迫感,最后酿成大祸。漏报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的。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如果在真正出现入侵时,报警器却失灵。不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用户对系统的信心也会大打折扣。 
 产生误报警的原因很复杂,如元器件的损坏和生产工艺不良造成;跟选择的设备、安装的方式、角度、位置有关,例如在近震源(飞机场、铁路旁)选用震动探测器、蝙蝠常出没的地方选用超声波探测器误报警等;受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流动、宠物行动等;还有人为的因素,主要有用户操作不当、不小心触发报警器、误闯、误入已经设防的防区等。但据业内人士表示,95%以上的误报是人为造成的。 
  因此要降低误报警,从人防方面着手是不可少的。其中建立报警信息确认机制可减少出警的次数。报警中心收到报警信息后,应先对报警主机下发确认信号,表示中心已接收,而报警主机在没有收到确认信号时,应重发。在技术方面,目前可运用多种手段对报警信号进行确认,如安装多个探测器(普遍使用的是双红外+红外加微波),当多个探测头同时探测到入侵信号时才向主机发送报警信号,从而降低误报率。 
另外,国家也可制定一些有关误报警的法规,像国外一些地方政府机构,对报警用户或安防公司采取检查、罚款、惩罚等措施,如在一定时期内报警次数超过规定的数量将进行罚款。这对人为误报可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当然,建立报警确认机制、法规只是针对人为误报的一个措施,要如何降低防盗报警误报率,包括漏报,涉及到的问题还很多。 
从多方面提高红外探测器的性能 
目前,报警系统出现误/漏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无线探测器抗干扰能力差,表现为同频干扰容易造成误/漏报;红外探测器对入侵行为叛断力不够准确,造成误/漏报;红外探测器易受温度、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误报;无线探测器供电系统缺电、低电时没有有效地进行信息传递,使得探测器的探测距离变短或是不工作造成而产生漏报。 
  因此,降低防盗报警系统误/漏报率,最重要的是从多方面提高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包括探测头的选择、菲涅尔透镜的设计、微处理器程序、多鉴技术等,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探测器的性能,否则易产生"短板效应"。 
 针对抗干扰能力,可让主机对控制器发来的信号有优先排队处理的过程。因为每个探测器不可能同时间发射,主机对探测器发送从始发时间先后识别为两个不同的信号,并对其信号按优先排队暂时储存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同频干扰,降低其漏报率。
 
对于红外探测器对入侵行为判断能力差造成误报以及易受温度、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可采取:1、二次延时判断确认,即当探测器探测到入侵信号时,先对其行为作初次判定而不立即向主机发送信号。二次确认入侵行为存在便向主机发送报警信号,若二次确认入侵行为不存在则取消初次判定结果,回到探测状态,从而降低误报率。2、多探测头复合探测技术。
    装备多个探测头(双红外或红外加微波),当多个探测头同时探测到入侵信号时才向主机发送报警信号,从而降低误报率。3、微处理器程序判断。通过程序对探测头收集到的信号进

降低防盗报警的误报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0933426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7-07-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