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心脑共主神明”说分析
【摘要】通过对张锡纯的“心脑共主神明”说在中西医两方面的立论根据和思维特色进行分析,指出该说不但是中西医结合的早期尝试,也是中西医异同的充分体现;以中医的“气”与“气化”观念为工具对西医知识的改造和发挥,导致了张锡纯对西医知识的独特改造和对“神明”问题的独特认识。
【关键词】张锡纯神明心脑气化
Abstract:The theory of "Heart and Brain Co-govern Spirit" created by Zhang Xichun is the result of the bination of needicine, blances bet. In this study an attempt ade to clarify the argument and get the ideology to sustain it. It ation are the core of the argument.
Key ation
早在西医在近代中国普及之初,怎样处理中西医的差别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以“神明”问题(本文的“神明”指思维意识)为例,清末民初名医张锡纯(1860-1933)为弥合中西医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作了积极的尝试,得出了独特的“心脑共主神明”说。
1 《内经》与《说文》
张锡纯认为中医比西医高明,“西医新异之理原多在中医包括之中,特古籍语意浑含,有赖后人阐发耳。”不过在西医对中医的冲击成为事实的时候,找出这些“语意浑含”的地方就很重要了。首先是《说文解字》:
“古文‘思’字作‘恖’,上从‘囟’,即顶门骨。徐氏《说文》释此字谓‘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是知心与脑相辅而成思。而自脑至心,皆为神明之所贯彻普照也。”[1]
“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句实际上出自黄公绍《古今韵会举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思”字时引用了该句。古“思”字义是否如张锡纯所想当然的与今义相同,属古文字学研究范围,本文无法评论。在中医方面,张锡纯的证据是《素问遗篇·本病论》的“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乙君泥丸宫下”,以及《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头者精明之府”:“夫精明即神明也。头即脑之外廓,脑即头之中心点也。国家之货财藏于府,兹则名之为府者,确定其为神明所藏也。”[ 1]
《素问·遗篇》是后世伪作。历代对《脉要精微论》“精明”之义也说法不一。两处可疑的引文,远不足以构成有说服力的证据。再说,“神明藏于脑部”与《素问·灵台秘典论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也明显矛盾。但张锡纯还是找到了破解的方法。
“《素问》灵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细绎经文,盖言神明虽藏于脑,而用时实发露于心,故不曰藏而曰出,出者即由此发露之谓也。
”[1]
按他的解释,“出”字暗示了神明藏于脑而发于心,所以《脉要精微论》说神明藏于脑与《灵台秘典论》说神明出自心并不矛盾:“脉要精微论所言者神明之体,灵台秘典论所言神明之用也。”[1]
但《素问·宣明五气篇》“心藏神”“脾主思”等,就实在塞不进这“体“”用”之内了。所幸张锡纯的附会仅止于此。他用力最多的是对西医知识的解释。
2 西人之说
张锡纯重视西医,又认为西医“拘于迹象”,只能获得部分真理,尤其对“脑气筋(脑髓神经)司知觉运动”之说不以为然:
张锡纯“心脑共主神明”说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