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
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
第一章文殊菩萨
【原文】【白话】
如是我闻, 一时,⑤我曾听佛这样说道,一个时候,
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薄伽婆佛祖进入了神妙融通的广大光
藏, 三昧正受, 一切如明藏境界,真正禅定不惑不动,所有
来光严住持。是诸众一切如来佛祖光辉庄严安住不失。所
生清净觉地, 身心寂灭, 以诸位众生追求的清净觉悟境界,身
平等本际。圆满十方, 不体心灵寂静消灭,平等不二本来如此。
二随顺。于不二境, 现诸圆融遍满十方世界,惟一不二随顺自
净土。与大菩萨摩然。在那不二境界之中,呈现种种清
诃萨十万八俱, 其名净国土。与那广大菩萨摩诃萨等十万
曰: 文殊师利菩萨、普贤八千人在一起参会的,他们的名字是:
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
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
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辨威德自在菩萨、辨音菩萨、净诸业障
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
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菩萨等等从而作为上席首位。他们率
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领诸位眷属部下一起进入禅定境界,
首, 与诸眷属皆入三一同定住于如来佛祖平等不二的法会
昧, 同住如来平等法会。里。
【原注】
①(按,原书名作(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上五字所诠,谓
“圆觉”是法,“大方广”是义,故文中标结,指陈一一。只言圆觉,不
言大等。下六字属能诠,谓经是教法。修多罗了义”,叹教胜能。经有
五名,首题唯二。良以宗本体用,是法义之宏纲;诠旨功能,是言象之
皎镜。事周义尽,须建五名;简要标题,且存两号。
“大”等三字,是体相用,各有二义: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
当体者,不同法相宗拣小之大,大外有小。可拣犹是分限,岂为至大!
今以圆觉体无边涯,绝诸分量,强名大也。常遍者,常则竖通三世,遍
则横该十方。竖者,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先之,惟此先于诸
法,故名大也。故《涅槃经》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横者,十方穷
之,无有涯畔。”《涅槃》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方
者,就法得名,轨持为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持自性者,一切众生,
皆有本觉。虽流浪六道,受种种身,而此觉性不曾失灭。”生解者,众生
悟入知见,虽因善友开示,然其智解从觉性生,如水土之润生谷等,牙
牙从种生,不从水土,故文云:“圆觉流出菩提、涅槃。”
“广”者从用得名,广多、广博为义。广多者,此圆觉性本有过尘沙
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广博者,此无尽之用,一一
同于觉性,无有边际,无有分限,故文云“觉性遍满,圆无际故,当知
六根遍满法界,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圆觉”者,直指法体。若不克体标指,则不知向来说何法大,说何
法广。圆者,满足周备,此外更无一法。觉者,虚明灵照,无诸分别念
想,故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是如
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释曰“此是释如来藏心生灭门中本
觉”之文也,故知此觉非离凡局圣,非离境局心。心境凡圣本空,唯是
灵觉,故言“圆”也。
下文说“涅槃昨梦,世界空华,众生本成佛道”,又云“一切觉故”,
又云“幻灭觉圆满”,或唯觉之一字是法,余四皆义。”意言此觉有广大
义,有方圆义。谓体大而用广,理方而义圆。方是正直,不偏不邪;圆
是满足,无亏无缺。亦可大方是体,广圆是用。谓体大而方正不偏,用
广而圆满无缺,故复以方连大,以圆连广。又,上三字是别,圆字是总。
意明此觉具足三大之德,故名圆也。是则总别之德具彰,法义之门双指,
故名“大方广圆觉”。
后能诠“修多罗”三字,总指诸经;“了义”二字,叹此一部是诸经
决了之义也,故下文云:“是十二部经清净眼目。”经之一字,正是此典。
“修多罗”者,此云“契经”。“契”谓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谓
贯穿所应知义,摄持所化生。故“了义”者,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
相密意含隐之谭。
然诸经中何者了义,何者不了?清凉大师答顺宗皇帝所问诸经了义
云:“佛一代教,若约本为一事,则八万度门,莫非了义。若圆器受法,
无法不圆。得之由人,亦皆为了义。”此二不足简别,今约开方便门,示
真实相,则有了、不了。故《净名》、《涅槃《宝积》等经,皆云“依
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谓小乘教,“了义经”者,谓大
乘教。大乘复有了、不了。谓有大乘,虽六度悲、智兼修,而定说三乘
不一,亦非了义;若有会归一极,以玄炉陶于群像,智海总乎万流;无
二无三,无不成佛;中道理观,不共
【禅悟圆觉经】中国社会出版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