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
抓养成教育,进步学生道德品质
单 位: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
姓 名: 李丽娜
为落实这一目的,首先发动全体老师、学生和广阔家长积极参和“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的大讨论。通过“习惯决定命运案例”的征选活动、演讲、论文评比、红领巾播送等活动,让“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成为师生和家长们自己的思想。让这项活动的思想浸润到每个人的内心。
三、教育途径
1、统筹安排,逐一击破、循序渐进
习惯是个庞大的体系,像大树一样根、干、枝、,也可以是安康上的习惯、消费上的习惯、和人相处的习惯等。这么多习惯在培养的时候要统筹安排,分清主次,明确先后,有步骤地去培养。开场时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渐进到突变,要宁少勿多、:每周提一条行为要求九月份,针对入学新生,提出了进校主动问好等礼貌方面的行为要求。一个月后,学生根本到达预期要求,十月份再提出不随手扔垃圾的要求。对旧习惯的抑制,要放在有了毅力以后再进展,要先培养好习惯,在好习惯的培养中,人的毅力会渐渐增强,当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就有了力量去对付那些坏习惯。假设一开场就去碰那些坏习惯的话,容易受到阻力,挫伤人们对习惯培养的信心。
2、严把常规
结合《小学生守那么》、《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公民道德建立施行纲要》等内容精神,日常管理常抓不懈,进展以常规、卫生、文明礼仪、安全等几方面为主的养成教育:
(1)、抓好"标准"学习,每周一利用升旗仪式,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并适时组织书面宣传、使”标准"入脑,要求队员标准自己的言行.
(2)、抓好检查、督查。学校建立、健全值周检查和班级评比考核制度,每天由红领巾监视岗检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监视、检查、记载,并将结果上
板公布。增大学生参和管理的时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才能。每周对各年级、班级进展红旗评比,促使行为标准养成。
活动育人:
(文体艺活动)重大节日活动、时事政治教育活动、系列专题活动(安全教育周,增强安全意识;文明礼貌月专项活动);成立各类少先队团队组织(日常活动).
在学校,成立鼓号队队伍、讲解员队伍、送递员队伍、值日生队伍、大中队干部队伍等,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良好气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主人翁精神,在同学中形成一种互尊、互重、互谅、互容、互学之情。进步了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稳固已形成的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组织学生开展“我为班级添荣耀”、“争做文明学生等多种活动"保护公物"签名活动,"净化校园”志愿者活动,提倡使用文明用语”向不文明行为宣战"、”远离网吧"等,有效引导学生把养成教育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逐步进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才能。
4、老师言行育人
学校的根本教学单位是班级,学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为都是通过班主任的教学和班集体的影响而形成。因此,学校必须抓好班主任这一环节,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在学校里,老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
案例李丽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