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宏观经济学.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宏观经济学4999992277
△数学分析
●Y均衡条件
Y均衡时,总需求=总供给,或总支出=国民收入
二部门经济中,AD=AE=C+I,AS=Y=C+S
AD=AS,即C+I=C+S→I=S
●均衡的Y
S=- Co +(1-α因素如何引起均衡Y的变化;其次,Y的变化实际上是打破原来的均衡走向新的均衡
●Y的均衡是通过AE曲线上的点的移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Y的均衡分析是以AE函数不变为前提的。比如,当AE>Y时,Y趋于增加,随着Y的增加,AE曲线上的点沿着曲线向上移动,当AE=Y时,Y达到均衡。在些过程中,AE与Y之间函数关系没有改变,Y是在既定的函数关系中引起AE的变化
●Y的变化的分析是研究AE函数变化对Y的影响。比如,假设某居民在某一Y水平上增加消费,那么在此Y水平上的AE大于原来的总支出,由于AE函数表示AE与Y的关系,这意味着该居民在其他的Y水平上也将增加消费,这样,AE函数将发生变化,AE曲线随之移动
二、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化
1、收入一支出法
△假设(居民)C↑,或(厂商)I↑→AE函数变化→AE上移至AE→如果Y停留在原来的水平,AE>Y→Y↑→随着Y↑,AE沿着AE曲线增加→当AE增加到AE曲线与45O线交点所表示的水平时,AE=Y,Y在较高水平上形成均衡(分析过程参见图16-4)
△C↓或I↓(分析过程与上述相似。参见图16-4)
△结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C和I增加将导致Y增加,反之则反之
2、储蓄一投资法
△假定I不变,居民S↑→S曲线向上(左)移→S曲线与I曲线在其交点上决定了均衡的Y(参见图16-5)
△I不变,S↓→S曲线向下(右)移→均衡Y↑
△结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I的变化引起Y同方向变化,S的变化引起Y反方向变化
三、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化
1、收入—支出法
△图16-9
△与二部门经济的分析相似
2、漏出一注入法
△图16-10
△与二部门经济的分析相似
第五节 支出的乘数作用
一、在只发生储蓄渗漏条件下的投资支出乘数
1、乘数作用与乘数
●前述分析表明,投资支出的增加能够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投资支出的变化不是仅仅引起同量的国民收入变化,而是带来数倍的国民收入的变化,这就是投资的乘数作用
●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一变化支出量最初变化的比率
2、投资支出之所以具有乘数作用的原因
●投资支出之所以具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它的变化会带来一轮一轮消费支出的变化,引起总支出数倍的变化,从而最终导致国民收入数倍的变化。
3、投资乘数及其推导(P300-302)
(1)公式
(2)推导
△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
△结合图形推导
●图16-11
●K=△Y/△I=ctgα=1/tgα=1/MPS=1/(1-1MPC)
二、在只发生储蓄渗漏条件下的其他支出乘数
1、消费支出乘数(KC)、政府支出乘数(KG)
2、平衡预算乘数
(1)平衡预算与平衡预算乘数的含义
●平衡预算:政府增加等量的支出和税收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增加等量的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2)推导
△税收乘数
●T变化(政府向居民征税△T)→PDI变化→C 变化
●C1=Co+MPC(Y-Yo)
C2= Co+MPC(Y-Yo-△T)
△C=-MPC•△T
●△C/△Y=-MPC•△T/△Y
KT=-MPC•Kc
KT=-MPC/(1-MPC)
三、用求导的方法推导只发生储蓄渗漏条件下的支出乘数
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Y=C+I+G (1)
(总供给=总需求)
其中 C=Co+MPC(Yo-To) (2)
To:假定税收是自主的
I=Io (3)
G=Go (4)
由(1)-(4)式得均衡的国民收入
对(5)式分别求C、I、G、T的一阶导数,得
(思考题:假设Io、Go、To、Yo不变,Co增加△Co,国民收入增加△ Y,运用乘数的定义求KC)
四、在发生储蓄和税收渗漏条件下的支出乘数
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
由(1)—(5)式得均衡的国民收入
对上式分别求C、I、G、T的一阶导数,得
平衡预算乘数
五、开放乘数
四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
(1)
其中

宏观经济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我是药仙
  • 文件大小812 KB
  • 时间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