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路基路面构造
路基
一、路基的特点
高挖低填
足够的整体稳定性、足够的强度和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路基工程的特点是:工艺较简单,工程数量大,耗费劳力多,涉及面较广,耗资亦较多。
二、路基土的分类及性质
路基土类型
所属粒组
26路基路面构造
路基
路基
一、路基的特点
高挖低填
足够的整体稳定性、足够的强度和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路基工程的特点是:工艺较简单,工程数量大,耗费劳力多,涉及面较广,耗资亦较多。
二、路基土的分类及性质
路基土类型
所属粒组
特点
效果
巨粒土
粗粒土
巨粒组
粗粒组
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用以填筑路基是很好的材料
好
砂性土
粗粒组
透水性强、毛细作用小,强度和水稳定性好
最好
粉性土
细粒组
吸水能力强,浸水后易成流动状态,干时易压碎
最差
粘性土
细粒组
透水性差,干时坚硬,浸水后长时间保持水分,承载能力小
较差
路面【roadpavement】
用筑路材料铺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
层状构造物。
一、路面的基本性能
承载能力
稳定性
表面平整度
表面抗滑性
耐久性
二、路面结构层
面层
基层
垫层
面层
面层位于整个路面结构的最上层。
与其它层次相比,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且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修筑高等级道路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
沥青面层往往由2、3层构成。表面层有时称磨耗层,中面层、下面层为主面层。
基层
基层位于面层之下,垫层或路基之上。
选择强度较高,刚度较大,并有足够水稳性的材料。
用来修筑基层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石灰、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如碎石、砂砾),工业废渣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各种碎石混合料或天然砂砾。
基层可分两层铺筑,其上层称基层或上基层,起主要承重作用,下层则称底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
垫层
垫层是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的层次。(不一定设)
垫层主要起隔水(地下水、毛细水)、排水(渗入水)、隔温(防冻胀、翻浆)作用,并传递和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保证路基在容许应力范围内工作。
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不一定很高,但隔温、隔水性要好。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聚苯乙烯板作为隔温材料。
垫层宽度每侧应比底基层至少宽出25cm,或与路基同宽。
三、路面等级与分类
路面
等级
面层类型
适用公路等级
高级
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厂拌沥青碎石、整齐石块或条石
高速、一级、二级
次高级
沥青灌入碎(砾)石、路拌沥青碎(砾)石、沥青表明处治、半整齐石块
二级、
三级
中级
泥结或级配碎(砾)石、水结碎石、不整齐石块、其他粒料
三级、
四级
低级
各种粒料或当地材料改善土,如炉渣土、砾石土或砂砾土
四级
路面
分类
面层类型
柔性路面
各种未经处理的粒料基层和各类沥青面层、碎(砾)石面层或块石面层组成的路面结构
刚性路面
水泥混凝土作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
半刚性路面
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砾)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包括铺筑在上面的沥青面层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
属于柔性路面。现在广泛使用。
将大小不同粒径的矿质骨料、填料,根据工程需要,按最佳级配原则组配,与适当的沥青材料搅拌均匀而成的混合物叫做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经浇注或铺筑成形,硬化后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称为沥青混凝土。
分类
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和砂粒式
密级配、开级配和沥青碎石
碾压沥青混凝土、浇注沥青混凝土和沥青预制板
热铺施工和冷铺施工
五、水泥混凝土路面
指的是用水泥混凝土板作面层的路面。它是指以水泥混凝土板作为面层,下设基层、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又称刚性路面。
六、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
优点
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适用于繁重交通道路,养护费用少,有利于夜间行车。
缺点
需设置许多伸缩缝,以防止变形而影响板的开裂、拱胀,甚至断裂;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有接缝,开放交通迟,修复困难,施工准备工作较多;汽车在上面行驶噪音比较大。
演示结束,谢谢!
26路基路面构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