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培训材料
班组长
培训材料
目录
序班组长管理规范(总论)
第一章班组长群体管理规范
第二章班组长作业管理规范
第三章班组长劳动管理规范
第四章班组长安全管理规范
第五章班组长设备管理规范
第六章班组长质量管理规范
第七章班组长消耗管理规范
第八章班组长运行管理规范
第九章班组长基础管理规范
第十章班组长责任管理规范
第十一章班组长核算管理规范
班组长管理规范(总论)
班组长,作为企业最基层的管理者,他们的管理职能实质上是执行和操作。他是企业完成生产,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
一、班组长岗位操作规范
1、明确“五干”…………………(岗位工作思想)
A:干什么………………………(目的)
B:怎么干………………………(方法)
C:什么时间干…………………(统筹安排生产)
D:按什么程序干………………(找捷径、诀窍)
E:干到什么程度………………(严防画蛇添足)
2、其次要明确“五按”…………1>..(岗位工作规范)
A:按程序……………………..(工作程序)
B:按工作路线………………..(工艺流程)
C:按时间……………………..(统筹规划,提高效率)
D:按标准……………………..(按标准操作规程)
E:按指令……………………...(上级下达)
二、班组长管理行为规范包括的内容
1、群体管理规范
2、作业管理规范
3、劳动管理规范
4、安全管理规范
5、设备管理规范
6、质量管理规范
7、消耗管理规范
8、运行管理规范
9、基础管理规范
10、责任管理规范
11、核算管理规范
第一章、班组长群体管理规范
群体: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群体,是人们在社会上为了生活、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群体的作用
1、完成组织任务
2、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
3、获得安全感
4、满足社交的需要
5、满足自尊的需要
6、工作上增加勇气和信心
二、群体管理行为要求。(群体结构组成)
1、年龄结构:选择优势年龄阶层,发挥最大优势。
2、知识结构:将不同结构的人进行最佳组合。
3、智能结构:依智能结构不同分担不同岗位。
4、专业结构:合理利用有专长的人员。
5、素质结构:据人的性格、毅力、兴趣等多方考虑。
6、班组群体行为的突出因素特点(意见不一致)
6、班组群体行为的突出因素特点(意见不一致)
a:因民族、地区、年龄、性别、教育水平
生活习惯不同。
b:因组织结构不合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c:因分配不合理,解决有偏心。
d:因内部不同的立场、利益。
e:因班组之间的荣誉和地位。
f:因职能不同、工作性质、文化水平不同。
g:因权利与控制,决策与执行等矛盾。
h:因信息沟通发生阻碍、失真而引起的误解。
三、班组长自身行为规范
1、班组管理:发挥班组长“明星式”人物的效应,搞好班组统筹管理。
2、设备管理:熟悉班组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包机到人。
3、生产管理:依工艺如期完成生产任务;作好材料用具的管理及班组经济核算。
4、安全管理:定期检查,排除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5、其他管理:班组考核,生产记录,请假制度,岗位练兵等。
第三章、班组长作业管理规范
一、最基本的工作职能:
a:按一定的管理规范,对班组的生产
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b:保证质量,按量、品种、作业内容、
时间要求等,均衡生产,完成目标。
1、作业管理只职能概述
1. 班组生产管理任务
a:班组生产管理任务 b: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c:消除薄弱环节,做好生产协调,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d:全面控制
2. 内容
a:生产前的准备
b:按工艺进度 c:原材料辅助材料等,按要求领用存放 d:填写各种数据 e:安全 f:班前班后检查
3. 要求
a:高效、低耗
b:科学管理
c:均衡生产
d:安全文明
二、作业管理行为要求
1. 要明确生产计划(月、周、日、小时)
2. 分析班组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均衡性,
班组各项生产能力的计算(最大、最合理)
3. 编制班组作业计划
a:综观全局、统筹安排 b:积极平衡、留有余地 c: 沟通、落实
4. 班组的生产准备工作
5、班组的生产统计与考核
三、作业行为管理规范
1. 班组长自身行为规范
2. 班组统计员的行为规范
3. 各岗位的行为标准
第三章、班组长劳动管理规范
班组劳动管理,涉及:
企业劳动管理定员、定额、
劳动组织、劳动纪律、劳动技能,
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
一、劳动纪律
1、班组定额管理
班组长培训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