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指法符号
古琴指法符号
:散音。即弹奏空弦。
:泛音。左手指当琴徽处轻轻一点,右手同时弹弦。
:按音。左手在琴面上按弦而弹。按音弹法不在某一音或段落前注明。
:泛起。泛音句或泛音段落开始。
:泛止。
古琴指法符号
古琴指法符号
:散音。即弹奏空弦。
:泛音。左手指当琴徽处轻轻一点,右手同时弹弦。
:按音。左手在琴面上按弦而弹。按音弹法不在某一音或段落前注明。
:泛起。泛音句或泛音段落开始。
:泛止。泛音句或段落止
:擘。大指向内弹。
:托。大指向外弹。
:抹。食指向内弹。
:挑。食指向外弹。
:勾。中指向内弹。
:剔。中指向外弹。
:勾剔。勾剔连作。
:打。名指向内弹。
:摘。名指向外弹。
:历。食指连挑两弦或三弦,与挑的区别在于历的节奏较快。
:急历。食指连挑两弦或三弦,历的弹法比挑的节奏快,急历更有强调快弹的意思。左手“跪”的古写法符号与右手“急历”符号相同。
:蠲。在同一弦上急速抹勾,连续出二声,这是蠲一根弦的弹法。如果是蠲两根弦,并不是按前法先后连作两次,而是在急速连抹相邻的两根弦后,名指随即捂住前一弦的余音。这两种弹法的蠲节奏相近,弹奏动作则完全不同。
:轮。在同一弦上急速摘、剔、挑,连续出三声。
:半轮。在同一弦上摘、剔,连续出二声,其速度通常会比全轮慢。
、:琐、长琐。在同一弦上急速剔、抹、挑三声为琐,若继而连续抹挑数声为长琐,长琐可加至六到十三声,通常七声使用较多。
、 :如一声。在此符号之前的两声(有时也会数声)要同时弹出。如相差八度时的按、散音用剔弹出,如同一声。有时急速弹出的前后两声或数声也称作“如一声”。
、。双弹。在一按音和一空弦上,弹出两个“如一声”的音,弹法是中、食两指先架在大指上,然后先剔后挑,出音有力。
:拨。用食、中、名三指相并微屈,同时斜向左方快速拨入两根弦,出音有力。
:剌。剌读作辣。用食、中、名三指于“拨”的反方向弹出两根弦,出音有力。
:拨剌。此两指法常常连用。先拨后剌,弹奏有力度的双音。
:伏。伏与剌结合使用,因而也可写作“”。弹法为乘三指“剌”出之际,立即伸直伏
效果,常用于下准。
:往来。按弹得音后即连续绰至上一音位和注下至原音位,往来数次。谱中不一定标出往来次数,一次至四五次都可能,三次为常用。
:撞。按弹得音后,手指向上(半音或一音无定规)急撞后再回到原位,过程很快。
:逗。按弹得音的同时,手指急上复下少许,与撞的区别在于急上复下的音与弹弦同时进行,成为音头上的装饰音。
:唤。右手弹弦出音的同时,左手急速向上少许,又退至音位之下少许,又复上至原音位,这些向上、向下和复上原音位的动作都在快速中进行,共同成为原音位音头上的装饰音。
:掐起。大指按弦弹一声后,名指按于大指的下一音位,同时大指将已弹过的弦掐起,大指掐起时使用大指甲左侧边缘将弦向内拨,此时在名指所按音位上出声。
:对起。与“掐起”同,古写法。
:对过。与“掐起”同,古写法。
:对按。与“掐起”同,古写法。
:抓起。大指按弹之后,随即用大指抓起此弦散音。
:带起。名指按弹之后,随即用名指带起此弦散音。
:罨。
古琴指法符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