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三版》第04章.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一、生产要素L、K、N、E的投入与产量Q的关系
二、一种生产要素L的连续合理投入
三、两种生产要素L、K的连续同比例增加投入
四、两种生产要素L、K的最适组合
探求生产者(厂商)的行为。
厂商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涉及三个问题:
1、产量Q与生产要素投入的关系
2、收益P*Q —成本C的关系
3、市场上的竞争与垄断问题
第一节短期中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生产四要素:
劳动:指劳动力在生产中所提供的服务;
资本:指生产中使用的厂房、设备、原材料等;
土地:指各种自然资源;
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长期:指资本和劳动都可以适应市场而调整,从而企业的生产规模可以改变;
短期:指资本无法改变,只能调整劳动,从而生产规模无法改变。
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
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
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要递减;
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前提是短期;
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5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
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分为三个阶段:
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增长趋缓最大不变绝对下降的过程。
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
总产量增加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
总产量增加
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
总产量开始减少
Q
L
TP
AP
E
L2



G
MP
O
L3
L1
F
A
B
6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
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
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
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
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
即最佳技术系数
世界各均人力资本边际收益分布
整机价格
CPU型号
CineBench
CPU单价
性能指数
4000元
i3-2100

750元

6500元
i5-2300

1200元

10000元
i7-2600K

2090元

18000元
i7-980X

6000元

28000元
i7-990X

8000元

边际收益递减万元攒机理性思考
9
例:阿尔曼的糕点厂
阿尔曼糕点厂的产品价格为每公斤10元
假定工厂的规模是固定的,而且,工厂只能通过改变工人数量来改变生产的糕点量。
工人数量
每小时生产的糕点量
劳动的边际产量
边际收益
0
0
1
50
50
500
2
90
40
400
3
120
30
300
4
140
20
200
5
150
10
100
10
思考题
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解释为什么农业比重过大是亚洲许多国家如此贫穷的关键因素之一?
是否存在边际收益递增的现象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三版》第04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