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共3篇(《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共1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
2、学会本3——个生字,相识3个生字,驾驭多音字“磨”;
3、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共3篇(《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共1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
2、学会本3——个生字,相识3个生字,驾驭多音字“磨”;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时。
教学过程:
《峨眉山月歌》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洁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美丽,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精确通顺,再沟通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比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绽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平羌江中”这一美丽意境。
、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悟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探讨沟通。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留意“君”其次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渎自悟。
3、读后沟通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峨眉山导游词
峨眉山介绍精选5篇
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共5篇)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共2
《峨眉山月歌》的教学
教学目标:
①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眉、溪、峡、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吟诵《峨眉山月歌》。
②用联系上下句诗句的意思来理解古诗的意蕴。
③感悟诗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诗句中月映清江的美景,依依惜别的深情,体会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吟诵这首诗,感受诗人的思念之情。教学过程:
㈠以旧引新,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①吟诵《望洞庭》,感受满月之下的平和静谧之美;
②俗话说“好事多磨”,有一句歇后语还和这个“磨”字有很大的关系,老师说上句,请你跟下句:铁杵磨成针——
③这首歇后语的主子公是谁?(简介李白)出示《早发白帝城》,思索: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李白乘坐的小船的速度快?今日我们来学习李白二十五岁首次离开四川,“想出去看看”。当他乘船夜行,仰视峨眉山上皎洁的明月,俯视月映清江的迷人美景时,感怀万千,写下《峨眉山月歌》。
㈡初读全诗,初识诗人出游之旅
①出示生字新词:峨眉山清溪三峡思君介绍峨眉山的位置
沟通“眉”“溪”“峡”“君”的写法
左右结构: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放
半包围结构:留意外框的形态,要写得上窄下宽,横画之间要均衡。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②指名读诗,标注平仄
③你认为峨眉山的月亮还映照在了哪些地方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共3篇(《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