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的三个切入口
高考备考2020—06—0212:40阅读8评论0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诗词鉴赏应该从哪里切入?从哪里切入才能比较快捷地鉴赏出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情怀、表现手法?
要准确鉴赏古诗词,可以肯定必须读懂整首诗或词反映古诗词鉴赏的三个切入口
高考备考2020—06—0212:40阅读8评论0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诗词鉴赏应该从哪里切入?从哪里切入才能比较快捷地鉴赏出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情怀、表现手法?
要准确鉴赏古诗词,可以肯定必须读懂整首诗或词反映的思想内容,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学生不可能理解诗人生活、写作背景,也不可能更多地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心理感受,于是往往不能准确鉴赏古诗词。这样说是不是面对一首古诗词,学生就没有方法进展鉴赏?其实不然,完全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切入,简便而快速地鉴赏一首古诗词。
一、从表达诗词反映的季节或时间的词切入
把握诗词所描写的季节或时间,对鉴赏诗词有重要作用。正确把握这些词语有助于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能表达季节或时间的词有:“宿”“暮”“夜”,通过这些词,我们可以推知诗描写的是:日薄西山,苍山隐隐,空旷的山野中唯有一座茅屋立于风雪之中。诗人极尽旅途之苦,茅屋虽极其简陋,但风雪中得入柴门,顿时感到了一股温暖的气息,好似回家的思想感情。
二、从表达诗词描写的景物特征的词切入
理解诗词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无疑有助于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感情。如2003年高考试卷考察的王维的《过香积寺》一诗:“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形象(意象):云峰,木,山,钟,泉声,日色。
特点:古,深,咽,冷。
由此可以推断诗人描写了去香积寺的一路景致其特点是“幽静”。至于整首诗的内容,还必须结合“安禅"“毒龙”这两个典故加以理解。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借助对这两个词的注解,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营造了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又用佛教故事--佛法可以制服毒龙来说明世人又何尝不能遏制心中的“毒龙”—-世俗的欲望。
三、从反映诗人的感情倾向的词切入
在诗词中,有的词语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感情倾向,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充分把握。我们仍然以刘长卿的诗来说明,《余千旅舍》:
“摇落暮天迥,,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在这首诗中,能表达诗人感情倾向的词有:“迥”“稀”“孤”“闭"“独”,另外还有直接表达诗人感情的词:“渔未归”“乡心”。只要我们结合标题,就能看出诗人是寄寓余干旅舍,因暮秋风光苍茫,而内心凄清冷寂孤独,禁不住隐隐的离情乡思,就在这乡情正酣时不知从哪里传来阵阵捣衣的声音,是在为远方的亲人赶制寒衣吧?这极大程度地表现了诗人满怀的悲愁痛苦。
这三类词,在诗词中的位置应该说是比较明显的,它们一般都在描写的景、物或形象的前面。它们的特征也很突出,反映季节的词有“春、夏、秋、冬"或“霜、雪”或者代表一定季节的花、树、草,如杏花是春末、荷花是夏、菊花和红叶是秋末等;反映时间的词有“暮”“月”“
古诗词鉴赏的三个切入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