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6清平乐 村居.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18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
26清平乐村居
一、教学目标
:“翁、锄、莲",正确读写“低小、吴音、翁媪、鸡笼、莲蓬”等词语。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这首词2/18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
26清平乐村居
一、教学目标
:“翁、锄、莲",正确读写“低小、吴音、翁媪、鸡笼、莲蓬”等词语。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体味作者的感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体会古诗词“炼字"的妙处,初步掌握学习宋词的方法,拓展学习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有些诗文还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对于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本课是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那么如何结合五年级的学生的特点,在文字的阅读与品味中,在声音的聆听与画面的想象中,感知文字的温度、感悟语言的滋味、感受情感的滋润?基于文本及学生特点,特制定以上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联想,理解这首词的意思,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评价设计:
、针对学困加强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这首词的意思。
,能否读出节奏,有感情地背诵,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2/18
体会作者的感情。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学法运用指导,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设计理念:这首小词写景见人,由人及事,人事相传,作者将景、人、事、情融为一体,它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对于这样意境幽美的词,在教学中应积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词的韵律、,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轻松地理解词意。】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教师:
1。准备多媒体课件。
,搜集有关“词”的资料。
,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驻足于农村,寄情于田园,《村居》吗?谁来背诵一下。
学生背完后说说“村居”题目的意思(乡村生活),并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赞美了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儿童的快乐).
《村居》,我们来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出示高鼎的诗《村居》,出示辛弃疾的《清平乐
3/18
村居》词,引导学生比较“诗”与“词”在形式上的不同。组织交流.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不同点之一:结构不同,词有词牌名,本文的词牌名是“清平乐”。“村居”是词的题目,与内容有关。中间空了一行,这是词的上片和下片。
不同点之二:字数不同,诗,每句字数相等;词,句子长短不一,词也称长短句。
【设计意图:从高鼎的《村居》诗入手,通过比较题目相同而体裁不同的“诗与“词”,让学生从形式上直观地认识了“诗”与“词”的不同之处。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的发现,所以,其效果比教师讲解好得多。】
课前大家还搜集了许多关于宋词资料,能谈谈你对宋词的了解吗?
学生交流对宋词的认识.
老师课前也去查到了一些关于词的知识。
(出示关于宋词的资料。)
宋词:文体名称,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

26清平乐 村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angwei2201
  • 文件大小119 KB
  • 时间202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