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本论(精华本)
【法】托马斯·皮凯蒂
收入不平等问题已成为21世纪经济的中心议题
财富分配已成为时下最广泛讨论和颇具争议的话题之一。但是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其漫长的演进过程呢?私有资本的不断积累真如卡尔·马克思在十九世纪预言的那样,将导致财富被少数人掌握吗?或者如西蒙·库兹涅茨在二十世纪所设想的那样,增长、竞争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不断博弈将会逐渐降低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程度,促进其更加和谐的发展?我们对财富和收入从十八世纪演变至今真正了解多少?当下,我们从中又可以汲取怎样的经验呢?
从马尔萨斯到大卫·李嘉图
从马尔萨斯到大卫·李嘉图
经典政治经济学诞生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法两国,关于社会分配问题的讨论贯穿始终。人口的持续增长——这是以前不曾出现的情况——再加上农村人口的外迁以及工业革命的来临,使每个人都深深意识到激烈的变革正在进行。这些剧变又是如何影响财富分配、社会结构以及欧洲社会政治稳定的呢?他建议要立即停止所有给穷人的福利资助,严格控制穷人的增长速度,否则这个世界将会因人口过剩而变得混乱而痛苦。
托马斯·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原理评述》一文中明确指出:人口过剩是影响财富分配的首要因素。
李嘉图于1817年出版了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主要关注的是土地价格和土地租金的长期演进。和马尔萨斯一样,他的文章几乎没有进行过真正的统计。尽管如此,他对其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知识是非常精通的。由于其出生在一个有着葡萄牙血统的犹太商人家庭,他的政治偏见似乎也比马尔萨斯少。他受到马尔萨斯模型的影响,但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对以下逻辑悖论十分感兴趣。一旦人口和产出开始稳步增长,相对于其他商品,土地会越来越稀缺。根据供需原理,这意味着土地的价格会不断上升,支付给地主的租金也会上涨。如此一来,地主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会越来越大,而提供给其他人的份额就会减少,从而破坏社会平衡。李嘉图认为,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政治上来说,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是稳步增加对土地租金的税收。
这一悲观的预测被证明是错误的:土地租金在较长时间内仍将居高不下,但最终,随着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下降,相对其他财富形式,农田的价值不可避免的下降了。在十九世纪初期,李嘉图没有办法预测未来技术进步的重要性或工业的发展。就和马尔萨斯一样,他不能想象人类会从食物需求中完全解放出来。
然而,他对土地价格的洞察仍是有趣的:他提出的“稀缺性原则”意味着某些价格可能在几十年后上升到非常高的水平。这可能足以动摇整个社会。价格体系在协调数百万个体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际上,现今新的全球经济体系中有着数十亿人。问题是,价格体系既不能发挥约束作用也不能体现道德观念。
在二十一世纪,对于理解全球财富分配来说,忽略“稀缺性原则”的重要性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为了更具说服力,我们可以用世界主要国家首都城市房地产价格,或者石油的价格来代替李嘉图模型中农田的价格。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将这一发生在1970~2010年间的趋势推导至2010~2050年或2010~2100年,将导致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相当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及政治失衡
——这将使我们不可避免地想起李嘉图的预言。
可以肯定的是,原则上有一个相当简单的经济机制,可以使经济恢复到平衡的轨道上:需求和供给的机制。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不足,价格太高,那么,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这将导致其价格的下降。换句话说,如果房地产和石油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搬到乡村或者骑自行车旅行(或两种都做)。不用担心这种调整可能令人不快或是复杂的;这种调整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地主和油田所有者以其余人口为基数进行大范围的积累,这样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拥有可拥有的一切,包括农村房地产和自行车,一劳永逸。与之前一样,最坏的情况从来不会发生。所以现在警告读者到2050年他们可能要支付租金给卡塔尔的酋长,还为时尚早。我将适时考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将会更加细致入微,虽然也只是让人相对安心一些。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绝不能排除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在涉及到某些相对价格发生巨大变化的财富分配上,会有大而持久的分歧的可能性。这是李嘉图稀缺性原则的主要含义。但我们没有必要因此而孤注一掷。
马克思:无限积累原则
马克思:无限积累原则
在马克思于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时,也就是李嘉图的稀缺性原则发表后的一个半世纪,经济和社会现实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问题不再是农民能否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或是土地价格将疯狂的上涨,而是如何理解现在正迅猛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的源动力。
当时最引人注目的现实是工业无产阶级的悲惨生活。尽管经济快速增长,但在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大环境下,大批农村人口外迁,导致大量工人涌入城市贫民窟。工人们工作时间很长,工
21世纪资本论(精华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