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根据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时关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根据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时关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的重要指示精
神,为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全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规划实施期限为2009年至2012年,展望期至2015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
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射频识别、传
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
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
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
控制。现阶段,其应用主要为传感网。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
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
是我省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选择,
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提升社会信息化水
平的重要抓手,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1—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与移动
通信网的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
熟,欧美等发达国家将物联网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美国将
物联网技术列为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
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
极回应和支持,其经济刺激方案将投资11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
及相关项目;欧盟2009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涵盖标准化、研究项
目、试点工程、管理机制和国际对话在内的物联网领域十四点行
动计划。
(三)发展现状与挑战
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和
标准与国际基本同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
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华为技术、中兴通
讯等企业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进行了科研和产业化攻关,突破了
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并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
一定话语权。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物流、公共安全等领域
的示范应用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其他省市已初步展开。
我省是国内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和相对集中的地区,在技术
标准、市场应用、人才资源等方面拥有一定的先行优势。一是在
技术和标准方面,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等单位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
化、应用示范推广等工作,在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制定中发挥着重
—2—要作用。二是传感器、集成电路、智能计算、无线通信、软件和
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基础较好,初步形成了以无锡为核心,苏州、
南京为支撑的物联网产业聚集区,2008年全省物联网产业实现销
售收入约为300亿元。三是在物联网软硬件、系统集成等环节拥
有中电科技十四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
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美新半导体、南瑞集团、三
宝科技、熊猫电子、双桥传感器等一批骨干企业,技术创新与市
场应用能力较强。四是在物联网应用领域,省内部分地区先后启
动了工业、农业、环保、电力等领域的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
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开始提供电力、交通、农业、环保等
领域的物联网运营与服务,市场应用正在逐步培育。此外,我省
的科教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经验优势也为
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同时应当看到,我省物联网产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
段,在关键技术、网络架构、行业应用等许多领域与世界先进水
平还有一定差距。与国内兄弟省市相比,我省虽有一定先发优势,
但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
标准缺乏,创新体系不完善,应用领域不广、层次偏低,运营模
式不成熟等。面对激烈竞争,我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突
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资源集聚,大力推广示范应用,促进
产业快速发展,才能确保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
位。
—3—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个产业核心区、两个产
业支撑区、全省应用示范先行区”的思路,坚持创新发展、特色
发展、联动发展。以抢占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制高点为目标,突出
无锡核心区建设,打造辐射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