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灾害
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作物生长、人的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气候现象,是一种水量供需矛盾的自然现象。
干旱使供水水源匮乏,长期无雨或少雨,气温高,湿度小,土壤水分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使作物正常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枯死,造成减产或无收;干旱除危害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外,还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城市供水紧张。
干旱可能引起火灾、虫灾、疾病等灾害和造成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
干旱在中国是影响区域最广、发生最频繁的气象灾害之一。俗话说:“洪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干旱是一种渐进性的灾害,特别严重的旱灾影响范围极广,损失也特别严重。
干旱灾害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部地区、澳大利亚大部、非洲大部、北美西部和南美西部的干旱半干旱区域,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5%,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不同程度地遭受干旱灾害的威胁。干旱灾害也是我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
2010年国内10大天气气候事件
1秋冬春特大干旱刷新西南地区气象记录
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中旬,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广西北部温高雨少,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了30%~80%,云南、贵州降水量之少打破气象观测记录。二是气温偏高。云南冬季平均气温,1950年以来的最高气温。西南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农业生产受灾严重、江河湖库水位明显下降、人畜饮水困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2010年国内10大天气气候事件
据云南省气象局提供的1959年以来的历史资料,09年秋季开始的这场干旱的为近51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过程持续时间和平均干旱强度均为51年来之最。截至2月25日,全省125个站除11个站旱情相对较轻外,其余114个站(91%)均出现重旱和特旱。
重庆长江及嘉陵江水位持续下降,自2月下旬以来,东北部巫溪的干旱又有加重趋势,开县和中部的武隆、彭水、丰都、南川、万盛等地仍为中旱。本月下旬,降水总趋势仍以偏少为主,预计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干旱仍将持续或发展。
贵州 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6个发生旱情,1700多万人出现吃水困难。
广西 14个市中已有12个市出现旱情,176万人、8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云南 秋、冬、春连旱,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
四川 自去年冬春以来的持续旱情已使四川6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
据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最新统计,截至3月16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达645万公顷,超过多年同期均值近180万公顷,有2000多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其中,西南五省区是重灾区。
旱情主要集中在西南五省区市。像云南大部和广西、贵州这些地区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并且仍在发展。。除了南方旱情持续加重外,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人饮困难也比较突出,下一步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不利局面。
气象灾害学 干旱灾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