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陈世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市场主体化改革.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陈世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市场主体化改革
原载:大公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市场主体化改革,通过突出主体性的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创新驱动型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产力发展之所以不同于GDP增长,是由于生产力作为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而GDP增长,则可以在不要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仅靠资源买卖、产业折腾、财富转移、统计参数转变(不是统计数据造假)就可产生。生产力和GDP的根本区别是人。人有两种:主体——具有自组织能力、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个体和组织;负主体:不为社会创造财富、阻碍社会发展的个体和组织。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两种:主体性关系——主体间关系;负主体性关系——负主体间关系。市场的逻辑是科学的逻辑表现在:市场的逻辑是主体性的逻辑。市场的主体性活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突出经济活动的主体性与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办事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西方经济学家既否认经济活动的规律性,又否认经济活动的主体性。由于受GDP思维方式的支配,张维迎不懂得什么是生产力,把生产力发展和GDP增长混为一谈。“访谈人:随着房价高涨和对投资过热的担忧,很多人对地方政府提出指责,认为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与房地产商共同合谋推高房价、阻碍中央宏观调控等等。你对此怎么看?张维迎:我从来不同意这个观点。追求GDP增长不是问题。如果GDP增长是问题,那很简单,哪个地方GDP增长得快,哪个地方的官员撤职就成了。但要知道,GDP跟工业总产值不一样,它不是胡乱投资、生产出来搬到库里就可以的,要卖出去才行。如果我们希望不断提高,GDP增长是必须的。”①张维迎在这里偷换了两个概念:“盲目追求GDP”和“追求GDP”,似乎不管是假冒伪劣还是垄断投机形成的脱离价值的价格乃至泡沫,只要是能卖出去而不是“生产出来搬到库里”或有价无市的GDP都不是盲目的GDP。这说明由于受GDP思维方式的支配,张维迎不懂得什么是生产力,把生产力发展和GDP增长混为一谈。生产力发展之所以不同于GDP增长,是由于生产力作为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而GDP增长,则可以在不要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仅靠资源买卖、产业折腾、财富转移、统计参数转变(不是统计数据造假)就可产生。生产力和
GDP的根本区别是人。人有两种:主体——具有自组织能力、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个体和组织;负主体:不为社会创造财富、阻碍社会发展的个体和组织。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两种:主体性关系——主体间关系;负主体性关系——负主体间关系。
孟子:何谓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义与利从来都是统一的;义与利的统一决定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主体主体的关系
人人与人的关系负主体的关系
负主体主体负主体的关系

只有主体性的活动才能带来生产力的发展
正好像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而只是人的本质属
性----自我创造性的外部局部表现一样,人的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精神关系也都不是人与人关系的本质,而只是人与人的关系的本质——互相交换劳动关系的外部的、局部的表现。
人的本质本质属性精神属性本质关系精神关系
作为主体的人(自我社会属性(互相利用) 社会关系
创造) (自我创造性) 自然属性自然关系
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主体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人际关系
主体间互相利用的关系
非互换劳动的关系
负主体间互相利用的关系
人际关系模型
经济主体的主体性,是人和组织通过自身自觉活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属性。人的主体性是单位主体性的本质、基础和前提。经济主体性的高低取决于创造财富功能的强弱。经济主体的主体性渗透在经营和发展的相互对称的各个要素中,是使各种要素得以建立对称关系的灵魂。没有经济主体的主体性,对称关系无从建立,经营活动无从开展,经营规律和社会规律无所依托。经营增长方式中知识运营的主体性渗透在经营模式与发展模式中。
文天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浩然正气寓于大自然中。诚信经济与绿色经济是统一的,道德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必要的组成部分。人的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由天地养成。好的市场经济离不开人的道德素养,人的道德素养在好的市场经济中才能形成。
绝对主体
人类主体相对主体
社会相对客体
个人客体
绝对客体
性善者与性善论者
(利人、利人利已、利已不害人)
主体
人(经

陈世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市场主体化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