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讲稿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系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学习要点
掌握表皮各层、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熟悉皮肤的超微结构。了解真皮、皮下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内容要点
第一节 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皮肤(skin)位于体表,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并与其下的组织相连。其间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和皮肤附属器。在口、鼻、肛门、尿道口、阴道口等处与体内管腔黏膜相移行,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其厚度不包括皮下组织,~,重量占人体总体重的16%。眼睑最薄,掌跖最厚。皮肤的表面有皮嵴和皮沟。皮沟将皮面划分为皮野。指纹由皮沟和皮嵴所组成,其形状各不相同,终生不变。皮肤颜色的深浅因人种、年龄、性别及部位不同而异。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一、表皮 :表皮(epidermis)属于复层鳞状上皮。
1. 角质形成细胞(kc) : 是表皮的主要成分,根据其发展阶段和特点,可将表皮分为五层。由里向外分别是: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生理情况下,表皮基底细胞分裂周期13~19天;表皮的更替时间28天,基底细胞分裂周期加上更替时间称表皮更新时间,约为47天。
1)基底层:由一层圆柱状细胞组成,呈栅栏状排列。其长轴与表皮下基底膜带垂直。胞浆嗜碱性,胞核浓染呈椭圆形,位置偏下方。基底层与真皮的交界面呈波浪状,表皮向真皮伸入的部分称表皮脚,真皮向表皮突出的部分称真皮乳头,两者相互镶嵌,其间交界处有表皮下基底膜带,它对表皮与真皮的连接和支持、表皮的代谢和物质交换及免疫功能等有重要作用。相邻的基底细胞、棘细胞间以桥粒相连。基底细胞与真皮以半桥粒相连。基底膜带(BMZ),具有渗透的屏障作用,可阻止分子量大于40000的物质通过。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2)棘层:位于基底层上方,由里向外,棘细胞渐趋扁平,电镜下,胞质内出现许多200~300nm椭圆形被膜颗粒,其内含有双极性磷酸脂质,可在角质形成细胞外形成一层薄膜,使之具有屏障作用。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3)颗粒层:位于棘细胞层上方,由2~4层梭形细胞组成。在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形成一个防水屏障,使体内水分不易渗出,也阻止体外水分向内渗入。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4)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的表皮,位于颗粒层上方。有防止水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
(5)角质层:位于表皮的最外层。抵抗摩擦,阻止水分、电解质及微生物的通过,起到屏障作用
1皮肤结构与功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