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问题》读书笔记及思考
PPT主题框架
《终极问题》的主要内容
概念介绍
NPS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如何提高NPS
本书主题小结
对本书的一些思考
《终极问题》的写作目的
《The Ultimate Question ——Driving Good Profits and True Growth》, Fred Reichheld
写给希望摆脱公司两难困境、真正获取利润,并实现企业成长的领导者
区别良性利润和不良利润
衡量企业的NPS,并把世界顶尖企业作为标杆来学习
量化客户口碑的经济价值
以改进客户关系为目的,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识别核心客户,把优先客户作为战略投资目标
将“比较满意”的客户转化为真正的忠诚者
创建由热情的拥护者组成的社团,鼓励企业的创新和真正的发展
《终极问题》内容概述1
企业的利润分为两种,一种是良性的,而另一种是不良的,良性利润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利润,而不良利润则会损害企业的发展。但是在财务报表中,我们是无法区分的。
很多失败的企业总是把他们宏伟的增长目标公之于众,但是最终却没能实现这些目标。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过多沉溺于不良利润中。他们那样做只能得到短期利润,但是耗尽了员工的精力,也疏远了客户。
Gallup路径指出:企业的“实际利润”和“健康发展”来源于“忠实的客户”,而“忠实的客户”来源于“敬业的员工”,而“敬业的员工”来源于“优秀的经理”。但在《首先,打破一切常规》、《现在,发现你的优势》及Q12中,重点强调了“优秀经理”对“敬业员工”的影响环节,而没有着重解读“实际利润”、“忠实客户”和“敬业员工”之间的联系。本质上来讲,《终极问题》就是对于这两个联系的解读和说明,并且,提出了一种让企业实际利润增长和健康发展的方法。
《终极问题》内容概述2
书中指出了一种摆脱企业上述错误做法的途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客户是否愿意把企业(产品)推荐给亲友这个简单的问题,将客户划分为推介型客户、被动满意型客户和诋毁型客户,进而计算出客户净推介值。实践证明,这个数值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取得良性利润的程度,以及企业真实成长的程度。
作者并给出了提高“客户净推介值”的方法,三个主要环节:Design,Deliver,Develop。其中最核心的就在于第三步,Develop,其内涵就是倾听客户的声音。
与衡量客户满意度不同,在企业进行客户管理方面,这种方法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同时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作者比较了此种方法和普遍采用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方法的区别,发现了后者(满意度调查)存在诸多弊端。通过贝恩公司、eBay、Enterprise汽车租赁公司等企业的真实案例,证明了客户净推介值这一全新方法的有效性。
1、什么是“良性利润”和“不良利润”?
良性利润
通过与客户的真诚合作,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带来的企业利润
不良利润
当客户感到自己被误导、被无礼对待或者被忽视、被强迫,这些情况下企业取得的利润就是不良利润
不良利润是公司为节约成本带来了不好的客户体验而形成的
不良利润来自不公平的和欺诈性的定价
不良利润还来自于从客户身上榨取价值,而不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问题:从财务报表上,我们无法区分良性利润和不良利润
良性利润是促进企业成长的利润,而不良利润是削弱企业成长的利润。不良利润毁坏了公司的声誉,追求不良利润会使客户远离公司,也使公司员工士气大减
1、什么是“终极问题”?
问客户:“您有多大可能向您的朋友或同事推荐我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0-10分)
10
9
8
7
6
5
4
3
2
1
0
推介型客户
Promoters
被动满意型客户
Passives
诋毁型客户
Detractors
非常愿意推荐
根本不想推荐
1、什么是NPS(客户净推荐值)?
promoter score,客户净推荐值)
NPS=
(推介型客户数量- 诋毁型客户数量)
被调查的客户总数
即(推介型所占客户百分比-诋毁型客户所占百分比)
×100%
1、为什么要强调“推介型客户”?
来自推介型客户(忠诚客户)的增长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唯一方式。并购、具有竞争型的价格策略、产品线的扩张、新的市场战略,以及诸多企业CEO的法宝只能使公司短期获利。但是,如果企业的开局之略最终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那么如上策略所带来的成长就不会持续太久。
市场的主导地位会使得企业占有财力上的优势,但是反之,如果这种潜在的优势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那么优势和主导地位都不会持久。
然而,最重要的并非是否取悦于客户(忠诚度与满意度不同),而是要让这些满意的客户成为推介型客户,成为再次购买者,成为能推荐朋友和同事购买的人。
所有公司的各层领导都想通过他们的产品或者服务赢得客户,而真正重要的是,企业
《终极问题》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