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东与黔东南州相连,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西与安顺市、黔西南州接壤,北靠省会贵阳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全州辖12县市,面积26197平方公里,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
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8月8日,首府所在地为都匀市。州内交通路网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外文名称:Buyi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QianNan
行政区类别:少数民族自治州
所属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
人 口:397万(2008年)
高等院校: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南医学院
下辖地区:都匀市、福泉市、瓮安县等
行政区划代码:522700
邮政区码:558000
电话区号:0854
机 场:荔波樟江机场
车牌代码:贵J
面 积:26197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瓮安猴场会议会址、都匀斗篷山、荔波樟江、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等
地理位置:贵州中南部
州 花:刺梨花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别 名:黔南州
火车站:都匀站,福泉站,贵定站等
政府驻地:贵州省都匀市环东中路117号
方 言:汉语西南官话、布依语、苗语
目录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4自然资源
5人口民族
6交通
7经济
8社会
9旅游
10风俗艺术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先民居住的区域,《贵州古代史》考定,早在殷、周时期,境内就已有了许多部族活动,并分属于牂牁、夜郎等方国。
唐朝之后,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唐宋元明时期在州境内设立了多个羁縻府、州、县、峒、卫、所。
元代,黔南开始推行土司制度,境内分属于八番顺元等处宣慰都元帅府、都云定云安抚司、新天葛蛮安抚司、播州宣慰司和庆云南丹安抚司,至明代建省前,黔南地域主要设置了卫所军事机构,黔南分属于贵州卫、龙里卫、平越卫、都云卫、新添卫、定番州、广顺州等。
明弘治年间,贵州推行"改土归流" ,部分土司统治地区改设府县,如都匀府、新贵县、贵定县和荔波县等。雍正四年,清政府在黔南境内强行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世袭制度的安抚司、长官司等,而代之以流官统治,撤销了"卫所"等军事地域,将其并入府州厅县等行政地域,黔南地区分属于贵阳府、都匀府、独山州和平越直隶州。
民国三年(1914年),将清代的府州厅县一律改称为县,1935年,国民党中央政府入主贵州,改设行政督察区,黔南州地域分属于第一、第七和第十一行政督察区,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定番县(今惠水县),辖今惠水、龙里、罗甸、长顺等县,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平越县(今福泉县),辖今福泉、贵定和瓮安等县市,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独山县,辖今独山、都匀、平塘、荔波和三都等县市。之后几经分合变化。
1949年11月15日,都匀县城解放,随即成立独山专区,专员公署设于都匀县城,辖民国时期的第二行政督察区的12个县,即都匀、独山、平塘、罗甸、三都、荔波、麻江、黎平、榕江、从江、丹寨,当时的瓮安、贵定、龙里、惠水和长顺等县隶属贵阳专区。
1952年,独山专区改称都匀专区,贵阳专区改称贵定专区,专员公署移驻贵定,撤销惠水县,改设惠水县夷族苗族自治区。
1954年改称惠水县布依族苗族自治区,这是黔南境内设置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同年,罗甸县也改设罗甸县布依族自治区。至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前夕,都匀、三都、独山、平塘、荔波、福泉六县隶属都匀专区;贵定、龙里、瓮安、长顺、惠水、罗甸六县隶属贵定专区。
1956年8月8日设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都匀县。将原都匀专区所属都匀、独山、荔波、平塘(旧平舟)、三都(驻三合镇),原兴义专区所属望谟(驻复兴镇)、册亨(驻册阳)、安龙、贞丰4县,原贵定专区所属罗甸(原罗甸布依族自治县改设,驻罗斛)、长顺(驻长寨镇)、惠水(原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改设)3县及原属安顺专区的紫云(驻松山镇)、镇宁2县划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14县。
1957年册亨县迁驻者楼镇。1957年1月2日由三都县及荔波、都匀、榕江、独山等县部分地区合并设立三都水族自治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13县、1自治县。
1958年撤销都匀县,改设都匀市。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都匀市。将惠水县划归贵阳市领导;安龙、镇宁2县划归安顺专区;原属安顺专区的瓮安、贵定2县划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撤销荔波县,并入独山县;撤销平塘县,并入独山、罗甸2县;撤销紫云县,并入望谟、长顺2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