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重大事故的抢险救灾
凯嘉员工学院
王金龙
LOREM IPSUM DOLOR
煤矿重大事故的抢险救灾
一、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是煤矿企业为了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和在一旦发生后,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重要意义。
《规程》规定:“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补充。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
(一)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
煤矿企业根据本矿井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对事故隐患的潜在危害和事故应急救援来编制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由文字说明、附图以及抢险救灾消防材料设备和必要的工程规划表组成。文字说明既要详尽确切,又要避免繁琐冗长,可尽量采用示意图和表格表示,《计划》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应能起到防止事故发生,并在一旦发生后,能有效地阻止事故扩大和快速营救人员的目的。具体有以下内容:
3. 安全迅速撤退人员的措施
4. 处理灾害和恢复生产措施的编制原则
(1)矿井通风系统图、反风试验报告以及反风时保证反风设施完好可靠的检查报告。
(2)矿井供电系统图和井下电话的安装地点。
(3]井下消防、洒水管路,排水管路、压风管路系统图。
(4)地面和井下消防材料库位置及其储备的材料、设备、工具的品名和数量登记表。
(5)井上下对照图,图中应标明井口位置和标高,地面铁路、公路、钻孔、水井、水管、贮水池及其他存放供处理事故用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的地点。
(1)可能发生事故地点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及预防的事故性质、原因和预兆。
(2)出现各种事故时,保证人员安全撤退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3)预防及处理各种事故、恢复生产的具体技术措施。
(4)实现预防措施的单位及负责人。
(5)参加处理事故指挥部的人员组成、分工和其他有关人员名单、通知方法和顺序。《计划》中人员的分工要明确具体,通知召集人的方法要迅速及时。
(1)及时通知灾区和受威胁地区人员的方法(电话、音响、放特殊气味等)及所需材料设备。
(2)人员撤退路线及该路线上需设的照明设备、路标、自救器及临时避难硐室的位置。
(3)风流控制方法、实现步骤及其适用条件。
(4)发生事故后,对井下人员的统计方法(一般采用矿灯牌和考勤记录统计在井下的人数及其姓名)。
(5)救护队员向遇灾人员接近的移动路线。
(6)向待救人供给空气、食物和水的方法。
(1)处理火灾事故,应根据已探明的火区地点和范围制定控制火势的方法,风流调度原则和方法,防止产生瓦斯、煤尘爆炸的措施、步骤,采用的灭火方法,防火墙的位置、材料和修建顺序等。
(2)处理爆炸事故,关键是写出如何迅速恢复灾区通风,用适当风量冲洗灾区,避免出现或消除火源,防止瓦斯连续爆炸的措施。
(3)其他事故(煤与瓦斯突出、冒顶、透水、运输提升和机电事故等)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也应根据本矿井具体情况制定。为使《计划》尽量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相吻合,就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和集中群众智慧,然后根据现状和历史教训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计划》。而且,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采掘计划的变更、通风系统的改变等),每季度还要对《计划》做出相应的修改与补充。
(二)审批与贯彻执行
(1)《计划》必须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通风、采掘、机电、地质等单位有关人员编制,并有矿山救护队参加,还应征得矿安全监察站同意。
(2)《计划》必须在每年开始前1个月报矿务局(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3)在每季开始15天,矿总工程师根据矿井自然条件和采掘工程的变动等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修改和补充。
(4)已批准的《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5)已批准的《计划》应立即向全体职工(包括全体矿山救护队员)贯彻,组织学习,并熟悉避灾路线。各基层单位的领导和主要技术人员应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并进行考试。没有学习过或考试不及格,不熟悉《计划》有关内容的干部和工人,不准下井工作。《计划》如有修改补充,还应组织职工重新学习。
(6)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立即改正。
对于具有复杂通风网络的现代化矿井,编制《计划》较复杂,特别是《计划》中的处理事故措施很难订得准确无误。为此国外利用计算机编制事故处理计划,能根据输入的有关开采工作动态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确定矿工用最短时间沿着充满火灾气体的巷道,从事故区和受威胁地区撤退到新鲜风流
煤矿重大事故的抢险救灾2-64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