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音乐美学与音乐审美
宜兴张渚高级中学汪乐华
何为美?又何为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莫测,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生活的“美学家”像个温柔可爱的少女,银铃般的笑声随时随2
音乐美学与音乐审美
宜兴张渚高级中学汪乐华
何为美?又何为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莫测,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生活的“美学家”像个温柔可爱的少女,银铃般的笑声随时随地都会触动我们心灵的最深处!做音乐美的知心爱人!对音乐的哲理解构及本质追问,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就在无穷尽的历史进程中,在纤细品味细心领悟的音乐生活洪流中!音乐审美意识是以音乐的感知、情感的体验与审美的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正如人类的意识是以客观存在为前提一样,音乐审美意识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它也是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美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音乐艺术的美,也就不会有音乐审美意识的发生。马克思在1844年对人类意识,其中包括审美意识的发生作了明确的论述。马克思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一一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在论及审美意识的产生时,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一一任何其它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科学的,是以人类意识,其中包括审美意识的发生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的。有的学者曾提出:“到底是艺术在先,还是美感在先?”的问题。对此人们的意见是尖锐的。一种意见认为,美感产生于艺术之前,是作为推动艺术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居先存在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人类并不是先有了审美能力,尔后才有艺术,而是先有了艺术,尔后才培养了音乐审美的能力。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是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其它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的自身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中,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遇合与追逐、飞跃和消逝,生命的音符是呈现在我们的心灵之中的,使我们能感受到美的愉悦。
我们认为音乐当然是作曲家的表达,其实还要加上指挥家和演唱家、演奏家对一部音乐作品的诠释才对,这是对世界和人生认知的一种艺术。作曲家希望人们倾听自己的心声,因为一个没有人理会自己作品的作曲家是悲惨的。作曲家们会用流动的音响组合出旋律、节奏、节拍、和声、织体;会根据各种音色的组合使得音乐作品五彩斑斓;会让人们跟随着音乐作品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同体验自己体验的精彩或者恬淡、冲击或者抚慰、冷漠或者感动、形式或者构想;作曲家们希望知音们跟自己一起高兴、忧郁、徘徊,抑郁或思索、探寻、遐想、愤怒、悲伤、激动、体验,可以是茫然、惊恐、空虚、震撼,也可以是满足、感动、宁静和唯美。有才能的作曲家们,不管他更多地出于本能或者有意识地,对任何音乐要素的性质是具有实际的知识性的。但科学地解释各种音乐效果和印象时,却需要有关这些性质的理论知识,从丰富复杂的组合到最后的可辨认的音乐要素。”要做到这点,必须“给音乐以哲理的基础”。“只有把音乐独有的属性归纳到一般美学范畴下,把这些一般的范畴又总结为一个最高的原则”,解释各个节奏、和弦和音程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影响才有可能。这种理性主义
音乐美学与音乐审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