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早实核桃良种引育及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课题实施方案
麦积区早实核桃良种丰产栽培试验示范推广课题组
为了顺利完成市列项的《早实核桃良种引育及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课题,通过良种引育和先进高效丰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推进1/20
《早实核桃良种引育及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课题实施方案
麦积区早实核桃良种丰产栽培试验示范推广课题组
为了顺利完成市列项的《早实核桃良种引育及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课题,通过良种引育和先进高效丰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推进我区核桃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质量、增效益、促发展,形成新的区域优势支柱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麦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现特制定《早实核桃良种引育及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课题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农业重点抓产业,产业优先抓果品”的发展思路,根据课题任务下达的经济技术指标,以全区农业发展中确定的核桃基地建设乡镇为重点,以规模建园、连片改造、抓点示范、提质增效、整体推进、综合开发、助农增收为目标,紧紧依托全区正在实施和已经实施的特色林果建设项目和林业生态工程,围绕林果产业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引进筛选良种,高效栽培试验,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示范推广,把我区逐步建成陇东南较大的核桃产业化示范基地,为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打造经济强区做出新贡献.
3/20
〈1>坚持经济、社会、,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促进生态林业建设,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
〈2〉坚持课题实施以全区目前核桃生产现状为基础,实事求是、摸清底子、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园制宜、采取措施、缺肥补肥、缺水补水、对症下药、综合改造、强化管理、提质增效的原则。
<3〉坚持依托在建项目,试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的原则。适地适树,适树适种,注入技术,参与管理,规模建园,连片种植,区域化布局、标准化建园,规模化栽培,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无公害管理。
〈4〉坚持全社会办林业的原则。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课题建设资金主要以收益农户自筹为主。试验示范面积和农民培训可给予适当的补助,补助资金与工效挂钩,实行报账制管理.
〈5〉坚持课题实施与科技特派员制度相结合的原则,把科技特派员择优聘任、任期考核和职称晋升与课题实施结合在一起,实行定员、定村、定位、定性、定量、定责管理,、积极鼓励、全力支持课题组成员技术入股,技经结合,挂靠课题创建利益共同体,获得合理经济收入等。
2。课题实施目标、标准
2。1目标
通过良种引育、土壤改良、工程整地、规模建园、抗旱保墒、科学施肥、合理间作、
4/20
整形修剪、高接换优、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在七镇三乡适宜区建成示范园3万亩,辐射推广7万亩。其中:新建7万亩,低劣改造3万亩。新建园四年结果、六年后进入丰产,平均亩产果品300公斤,低劣改造核桃,亩均增产核桃100—。
核桃基地建设向着良种化、基地化、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严要求、重实效、创优质、夺高效。课题完成后基本建成生产标准化、操作规程化、培训全员化、管理科学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的核桃商品生产基地。新建园确保良种覆盖率到100%;苗木合格率、建园成活率、苗木保存率、面积核实率、面积合格率分别达到90%以上;低产改造树,成活率达85-95%,树形结构合理,地面管理精细,2-3年结果受益。
核桃基地建设总规模计划10万亩,其中示范面积3万亩,推广面积7万亩。示范面积均为新建面积,在推广面积中:新建4万亩,(次)。
示范基地:以课题实施中的具体乡镇为单位,重点村为单元建成面积100—500亩以上规模的核桃优质高效示范园60-100个,以现有核桃栽培技术为基础,将引进的优良核桃早实品种通过
4/20
不同立地条件栽培试验、密度栽培试验、肥效栽培试验、整形修剪栽培试验、树种混交栽培试验、果、药(菜)间作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研究,、保墒增肥、预防低温霜冻、增肥改土、综合修剪、合理负载、稳产高效及规程栽培抗旱等措施兴建丰产园。通过不同嫁接方法对比试验,筛选出最优嫁接方法,对低产劣质园高接换优、换土增肥、除草松土、
核桃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