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且哭,走且走……
当泪水在脸上横流的时候,她告诉自己――
“不幸的人生通常是一把双刃剑,它会让懦弱者意志消沉,甚至输掉整个人生,但有时也会让勇敢者变得无比强大,并从此拥有绚丽人生。徐仙琴的故事有三重升华:她先是让自己的残疾儿子拥有了正哭且哭,走且走……
当泪水在脸上横流的时候,她告诉自己――
“不幸的人生通常是一把双刃剑,它会让懦弱者意志消沉,甚至输掉整个人生,但有时也会让勇敢者变得无比强大,并从此拥有绚丽人生。徐仙琴的故事有三重升华:她先是让自己的残疾儿子拥有了正常人生,继而把这经验用在了拯救更多的聋儿身上,并且同亲友获得了成功。更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她由一个家庭不幸的弱小女子,变成了受人尊敬的杰出职业女性。这种传奇经历,足以给千千万万那些同样有着人生迷茫的母亲们无限的感召力量。”
――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之一徐仙琴的获奖词
徐仙琴:“纵然倾家荡产也要帮助儿子开口说话。”
她叫徐仙琴,是浙江永康一位普通农妇。8岁,父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离开了人世,接着,母亲也改嫁他乡,徐仙琴和弟弟成了孤儿,家庭的变故让徐仙琴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艰辛。18岁那年,徐仙琴只身来到了义乌寻找工作。期间,徐仙琴结识了义乌青年丁俊健。1994年,两人结婚。婚后第二年,他们有了儿子。
沉浸在喜悦中的徐仙琴夫妇万万没有想到,儿子长到4岁的时候还不会开口说话。两人抱着儿子到杭州儿童医院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儿子居然是个聋儿。
专家告诉徐仙琴,聋儿未必就是哑巴,只要配上助听器,再进行发音康复训练,孩子还有开口说话的可能。
为了这一线希望,徐仙琴付出了百倍的努力。她借钱为儿子配了一台数字助听器,从北京、上海买来了一些关于聋儿康复、聋哑儿学说话的教材和资料,自己边学边教孩子,一个音不厌其烦教上千遍万遍。由于耳聋的缺陷,正常的孩子一学就会的东西,儿子学起来却得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徐仙琴说:“当时也不知道教了几次,你教他“花”,但从他的嘴里出来总是“哇”,当时,我也急了,心里面特别急,把卡片都撕了扔到了地上,而且也打了他。”
看着儿子那无助的神情,徐仙琴又感到心疼和内疚。坚持了一个多月后,儿子终于清清楚楚地叫出了第一声“妈妈”。
“当时他叫妈妈了,我和丈夫却坐在床上哭了,心里感到特别激动,我的孩子有希望了。”
接下来,徐仙琴就从简单的一个字的发音慢慢地增加到两个字、三个字……经过4年多的努力,儿子终于像正常儿童一样,背起书包走进了学校。
徐仙琴:“孩子不会说话,那个家长跟我当时的心情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想想,决定帮她带这个孩子,我觉得一定能教会他说话。”
徐仙琴到村里一家商店买东西时,碰上了一个4岁男孩,也是聋哑儿,徐仙琴就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孩子妈妈。后来,孩子的妈妈找到徐仙琴,请求她一定要帮她带这个孩子,还说,义乌还有不少像自己孩子一样的聋哑儿。
回到家中,徐仙琴一夜未眠,孩子聋哑,伤痛的是父母的心,何不创办一个聋哑儿语训机构,让那些天真活泼的聋儿也回到精彩的有声世界里?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义乌市教育局、义乌市残联、义乌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为她审批办学执照。就这样,义乌市残联聋哑儿语训工作室成立了。徐仙琴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还向亲朋借了几千元钱,在义乌租了民房,购买了教学器材,聋儿语训就这样开始了。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徐仙琴自费前往浙江省聋儿康复中心
哭且哭,走且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