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非葬礼.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死如灯灭,双腿一蹬万事休,没有例外。但活着的人们为了寄托哀思和表达对死者的尊敬,常常要举行一些追悼或祭祀仪式,这是很正常的事儿,属于人类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生在世,大都做过一些有益于家庭乃至社会的事儿。在秉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方面,非死如灯灭,双腿一蹬万事休,没有例外。但活着的人们为了寄托哀思和表达对死者的尊敬,常常要举行一些追悼或祭祀仪式,这是很正常的事儿,属于人类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生在世,大都做过一些有益于家庭乃至社会的事儿。在秉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方面,非洲人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其他人种。我在非洲就曾亲耳聆听到举丧者,尤其是妇女们在葬礼上那悲悲切切的泣述:“你撒手离开人寰,让我们孤苦伶仃留在世间,家中的老小谁来照看,你留下的财产谁来看管……”有些没有接到正式唁告而自行前来吊丧的亲友在嚎啕大哭、涕泪交零之际,常常会怒不可遏地冲到主家面前狠狠地抽“不肖子孙”们的嘴巴,意思是:“为什么不通知我,该揍!”据悉,这种疏漏是主家按照当地习俗故意制造的,没有人打嘴巴这葬礼就不算成功,否则旁观者如何知晓死者生前乃深得众望之士?
    非洲各部族丧礼的基本模式大同小异,大概可用“土洋结合”四个字来表述。说它“土”,是指它在绝大程度上继承了传统葬俗,包括“停尸”、“居丧”、“除服”、“割舍”。“停尸”一般为3天,是为了街坊邻里、亲朋好友前来吊丧乃向遗体告别,自然要大呼小叫以显“欲绝”之状。来客大都要持钱或物凑份子,意在帮助主家度过困难,而主家也要点起篝火、杀牛宰羊招待来客以示谢忱。据说其间禁动猪肉,因为人们相信此肉会驱走死者阴魂。“居丧”从下葬之日起延续40天,表示家属对死者的深切尊重与怀念,其间主家人都要沐身、剃发,轮流守护坟头。在此之后就是“除服”了,人们要唱歌跳舞,“祝”死者“天堂”愉快。在死者两年祭日时举行“割舍”仪式,人们要牵着死者生前圈养的牛围着他住过的房屋转3圈,杀掉其中的一头到坟头进行祭祀并款宴宾朋,男女老幼都举着长矛、弓箭、盾牌、木棒或树枝扭动着身躯,伴着激越的鼓点跳“太罗布卢”舞,篝火熊熊,通宵达旦,有的人甚至牵着牛摇肩晃臂家畜舞蹈行列助兴,向死者作最后的致意,意思是“现在你可以放心地离开这个家了。”到于“洋”的一面,是指在死者下葬时,都要请教堂的牧师念圣经,这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洋仪式,仅此而已。毫无疑问,这些活动虽带有一些神鬼迷信色彩,但在融洽邻里关系、消除人际隔阂及增强村民团结方面有相当的积极作用。
    上述仪式在非洲许多部族中流行,如前边所讲:他们坚信不这么大张旗鼓地闹丧,死者就会“阴魂不散”。其实这些所谓“大闹”和大户人家办丧失比那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一些名门贵族大都要“脸面”讲“排场”,何止“大张旗鼓”,简直是“雷霆万钧”。1994年肯尼亚某议会党团领袖辞世时,光公牛就杀了100头,羊数以几百计、鸡数以千计,更从内罗毕等地几家著名宾馆请来专业厨师,米饭、烙饼、面包、糕点、“乌嘎里”及啤酒、汽水、矿泉水一应俱全,可谓四面阔气、八面威风。不少宾馆,如卡卡曼加的高尔夫饭店因承揽这次“丧宴”而声名大振。对丧事大办之举,不少有识之士颇有微词。肯尼亚著名社学家奥库鲁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我的调动,仅卢奥族16个支系中的一支,年丧费就超过13亿肯尼亚先令,造成家庭破产者不在少数。”肯内政及民族遗产部一位官员是:“我们

南非葬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