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自贸试验区建设中金融开放经验分析及对云南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启示
摘要: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2013年开始,国内逐步设立了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自由与金融开放是国家对外开放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深化金融开放创国内自贸试验区建设中金融开放经验分析及对云南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启示
摘要: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2013年开始,国内逐步设立了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自由与金融开放是国家对外开放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成为自贸试验区有别于国内其他各类型经济试验区的一个最重要特征。中国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开放创新既有政策框架下的共性特征也有结合各自区位优势及发展定位的特殊性。自贸试验区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先行先试,为全国性金融改革起到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也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金融服务中心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金融服务中心
2013年9月,我国正式宣布成立首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试验区),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逐步深化,2015年我国新增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试验区,到2016年底再次新设立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试验区。为进一步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决心,今年9月新设了海南自贸试验区,形成了1+3+7+1的雁型格局。在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总结框架中,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是我国自贸试验区一系列制度创新的重头戏之一。
一、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实践共性分析
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起点,推动金融创新是各地自贸试验区建设方案的重要内容及目标。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共性主要集中在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改善金融服务功能、完善金融监管四个方面。
(一)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从国际经验来看,跨境贸易广泛采用本币结算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深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是自贸试验区的一项重要任务。自贸试验区扩大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企业范围;允许试验区内银行直接办理经常项下、直接投资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允许区内企业开展集团内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鼓励设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提升人民币定价的国际影响力。
(二)深化外汇管理改革
自贸试验区积极推进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强化风险隔离和风险管控,体现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国家外汇管理理念方式的转变。实行限额内资本项目可兑换,通过分账户管理,“一线打通、区内自由、二线隔离”的管理模式推进;有针对性地对市场主体实施动态分类监管。自贸试验区的外汇管理改革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目的,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
(三)改善金融服务功能
为配合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及深化外汇管理体制,自贸试验区全面改善金融服务功能。探索建立与自贸试验区相适应的分账户管理体系。加强金融服务渠道的建设。允许自贸试验区内注册设立的非金融企业,依法申请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创建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一卡通”示范区,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业开放。
(四)完善金融监管
自贸试验区的金融监管从金融宏
国内自贸试验区建设中金融开放经验分析及对云南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