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蛇口再出发(之一)
蛇口消息报
蛇口,发展中“勇于担当”
3/15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曾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和“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这里,炸响了中国改1/15
蛇口再出发(之一)
蛇口消息报
蛇口,发展中“勇于担当”
3/15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曾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和“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这里,炸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在这里,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强音。尽管在时代的进程中,蛇口工业区也曾经历了转型的阵痛,但秉承招商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敢为天下先”的蛇口,自2009年提出“再造新蛇口”工程以来,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如今,“蛇口网谷”项目已经开花结果,太子湾项目进展顺利,而海上世界综合体项目中的海上世界广场,今年底也将投入运营。自去年5月以来,蛇口的成绩已吸引了省市主要领导和国家部委领导的关注,吸引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瞩目。
今年,蛇口工业区更进一步提出了“产业升级高端化、硬件设施智慧化、城区环境低碳化、生活休闲国际化”的“新四化”标准,为蛇口的未来绘就了一幅更美好的发展蓝图。
“敢为天下先”的蛇口人,为何有持续的激情和动力,不断谱写出一篇又一篇辉煌的乐章?今日起,本报刊发系列报道——《蛇口再出发》,剖析蛇口取得这些成绩的根源所在。1979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已把11平方公里的蛇口工业区建造成为享誉中外的国际化绿色城区。这里山海相连,人居绿化面积居深圳之首,供水、供电、通讯、医院、体育场馆、学校、培训中心、休闲娱乐等城区配套齐全,拥有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酒店、公寓、写字楼等商务和工作空间,汇聚了深圳80%的国际教育资源和近7成的外籍居住人口,更是全国首批“低碳国土实验区"之一。
然而,在深圳经济转型升级、深港合作更加紧密的大背景下,蛇口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的要求。蛇口,如何才能保持和创造更新更持久的魅力?
“中均寿命很短,创立140周年的招商局集团之所以能持续发展、长盛不衰,就是在追求盈利时有一定的担当,在发展中能看到大势。”日前,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天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蛇口工业区秉承招商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发展中就是要做到负责任,识大势。“蛇口的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也是对国家的担当。我们眼界要宽一点,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要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再造新蛇口”蛇口工业区在2009年以“新蛇口、新梦想、新生活”为指导思想,提出了“再造新蛇口"。在实施“再造新蛇口"战略前期,经系统比对研究,蛇口确定向现代高端服务业进行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网络信息、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产业,适当发展服务外包、高端旅游、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创新金融、专业知识服务经济等5个产业,并引入国际教育、高端医疗等公共服务类机构,丰富完善蛇口作为国际化城区的内涵。
自2009年起,公司开始实施“再造新蛇口”工程,确立了“两区两基地”发展定位、“新四化”发展目标、“两带三心”空间布局、“六大工程"服务体系.
这一定位,凸显了蛇口瞄准未来、瞄准国际一流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可满足未来蛇口30年发展的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定位和规划,蛇口工业区首先适应新的业务和市场需求,积极推进自身的组织变革。2011年,公司完成了自身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转型,由管理型总部变为管理兼经营型公司,重新明确了业务定位和商业模式,制定了基本战略,积极打造与未来业务形态相适应的核心能力,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十年磨一剑"
在南海意库、蛇口网谷、太子湾项目及配套人才公寓等具体项目的建设实施上,蛇口工业区更注重探索将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更注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项目本身有了很好的规划,而且其配套与服务也构建了完善的体系。
太子湾项目,杨天平将其喻为“是21世纪中国滨海城镇发展的典范,是这一产业的登顶之作".杨天平说,既然是登顶之作,就要好好规划,把事情做好,,蛇口工业区对这一项目一直采取慎重而又精心的态度,可谓“十年磨一剑”。据蛇口工业区地政规划部总经理管文海介绍,除去年动工的邮轮母港工程外,太子湾片区的其他项目已邀请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开展前期规划研究,将在确定主要的商业业态后,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
用心
蛇口再出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