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4 年第 3 期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第 99 期
No. 3 ,2004 Journal of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 Sum No. 99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华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结合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悖论。但是在当今中国的思想语境中,一切源于西
方的文化思潮都必然和马克思主义发生撞击。因此,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诸多
后现代思想家对马克思的言说,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后现代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不可逾越的必经领域。马克思主义具
有后现代的碰撞,源于它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和深入反思。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后现代意蕴,后现代主
义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种延续和增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碰撞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310(2004) 03 - 0077 - 03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人们往往感到这是一种悖论保留乃至批评。但是,只要我们肯定海德格尔在后现代理论
的结合,是缺乏稳固基础的。由于这两个术语(在十足的后中的近似鼻祖的地位,他对马克思的言说,就会对我们今天
现代的意义上) 装载着整个大众的想象“, 马克思主义”已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多重解释,对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
被理解为列宁和苏维埃革命时期泛黄的老照片,而“后现代义的关系具有明确的启示和指导。
主义”则是豪华的大酒店。但是在当今中国的思想语境中, 福柯、利奥塔、博得里拉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有着共
一切源于西方的文化思潮都必然和马克思主义发生撞击, 同的经历:信仰过马克思主义,加入过左翼组织,宣称要比传
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对其进行质询。在国内,1995 年统的马克思主义更激进、更具革命性,但在政治多变的 20 世
即有论者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指纪 60 年代理想破灭后走向新的思想历程。福柯认为,马克
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后现代意蕴这一值得深究的命思主义在实践意义上是还原主义的,是压迫性的,应代之以
题。[1 ]在国外,即使是后现代主义阵营内部也出现了向马克多元的知识形式和微观分析。利奥塔认为,马克思主义借助
思主义回归的倾向。以其结构主义而享有盛誉的后现代主于辩证法才成为一种解释无限矛盾的普遍性话语,而现在辩
义哲学家德里达就曾大声疾呼“: 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证逻辑本身正成为纯粹的风格语言。[4 ] 既然只不过是一种风
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格语言,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性与合法性就不比其他理论话语
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更多。与马克思主义的分裂成为利奥塔走向后现代主义的
某种精神。”[2 ]种种迹象表明,对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开端。博得里拉把现代性看作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的时
关系,再不能采用简单的和片面的理解,理清两者之间的内代,认为现代性的革命是一场意义的革命,后现代的革命则
在逻辑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是对意义的广泛的解构。虽然这三位思想家在发生认识论
一、后现代思想家关于马克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yj15108451
  • 文件大小417 KB
  • 时间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