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doc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 B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040-02
摘要: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在当代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起源、定义、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特征以及其产生的影响,众说纷纭。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发生在同一个社会现实的土壤里,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相遇。笔者认为,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把它作为学术研究对象,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研究它的理论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比较;前景
在西方哲学中,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关的还有后现代主义。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在现代与后现代的视野中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的反思;从而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为指导,分析批评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又借助于后现代主义对边缘、裂隙和空白的关注,探讨马克思主义文本中曾经被忽视、被误解乃至被遗忘的因素,以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构,以此不断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述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后现代主义综述
(一) 后现代主义的涵义
笔者认为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后现代主义的涵义。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泛指19世纪以来所有对现代理性展开批判和超越的哲学流派或思潮。狭义的“后现代主义”特指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思潮:以拉康、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以罗蒂、奎因、戴维森、理查德?伯恩斯坦等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格里芬等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简单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
(二)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理论来源
苏珊?桑坦格、莱斯利?费德勒和易卜拉?哈桑等人在文学艺术领域倡导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某些压迫性方面的反抗,出现了肯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形成了现代规模和当代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在其现实性上有两大根源:一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是科技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笔者在搜集各学者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来源具体有以下几点:。。。“存在”、“语言”的学说。。。
(三)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及主要特征
斯宾诺莎曾说,“任何
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