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沁园春8226;长沙?的写作背景
从1924年12月离开上海开始,直到1925年10月他得汪精卫推荐担任国民政府的代宣传部长,这十个月时间毛泽东一直在湖南活动。如果站在1925年之后的角度来看毛泽东这段时间的生活,很容易将2/5
?沁园春8226;长沙?的写作背景
从1924年12月离开上海开始,直到1925年10月他得汪精卫推荐担任国民政府的代宣传部长,这十个月时间毛泽东一直在湖南活动。如果站在1925年之后的角度来看毛泽东这段时间的生活,很容易将他理解到一种踌躇满志的状态之中。在此时所作的?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出一种似可证明此观点的心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因着主席之后的伟业显得慷慨豪迈。此点类似1945年之?沁园春•雪?,当时纷称此词有“帝王气象〞,后人便多引此论赞颂主席之志。然而在我看来,后人凭着对历史事件的全面掌控多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来解读这两首词,也就是潜意识下以词作之后的历史开展作为解读词作的背景资料。
试图精确把握毛泽东作?沁园春•长沙?一词时的心境似非易事,但我认为对于研究者本身而言当有一前提作为根本原那么,即只将视角投诸于1925年及之前时间毛泽东的生活状态,所有1925年之后毛泽东的春风得意对于当时的他而言等于虚空,并不能成为他作词时的情绪。1925年之后的毛泽东便根本确定自己在党内的高层地位,之前所有的失落和挫折都成为人生智慧的来源。
不妨从1923年6月的中共三大开始谈起,这次会议对于毛泽东而言意义重大,他成为中共中央局〔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秘书,第一次进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从个人开展角度来看,之后一年的时间里,毛泽东的人生历程是稳步前进的,1924年2月,毛泽东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部秘书,主持该部工作,事实上成为中共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中心人物。〔当时上海执行部是国民党在国内重要程度仅次于广州的政治机构。〕随后,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中央分设组织、宣传、工农、妇女各部,毛泽东担任××部长。
3/5
如果不以这段一帆风顺般的人生历程作为铺垫,便不能显示之后毛泽东处境的艰难。在上海办事处内以胡汉民和叶楚伧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与共产党人矛盾公开化,八月有邵亚子被殴打事件发生,毛泽东在给孙中山的信内也说“自八月起经费即未能照发,近来部内更无负责之人,一切事务几于停顿〞。随后著名的“西山会议〞召开,国民党右派宣布接管上海办事处,该部办公地点成了西山会议派“中央党部〞。毛泽东受到排挤,又因为积劳成疾,在十二月请假回湖南老家养病。更为沉重的挫折来自党内,中共四大于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大会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局,毛泽东却没能继续中选,其原来的××部职务也由陈独秀兼任。
从今天看来,毛泽东在1925年的农村生活使得他对于中国革命的开展道路有了全新的理解,甚至可以认为这一段经历帮助毛泽东获得了他人不能拥有的眼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两篇文章是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们的出现离不开毛泽东在湖南的
《沁园春8226;长沙》的写作背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