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题:寻觅春天的足迹——《春》第一课时
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姓名:李彦凤
教学目的
1、识记生字生词,并理解运用。
2、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揣摩作者感情。
3、整体感知文章,理清行文思路。
教学流程
一、前提诊测
出示白居易
课题:寻觅春天的足迹——《春》第一课时
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姓名:李彦凤
教学目的
1、识记生字生词,并理解运用。
2、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揣摩作者感情。
3、整体感知文章,理清行文思路。
教学流程
一、前提诊测
出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让班内朗读程度较高的学生有感情朗读,其他学生回忆朗读方法及关键点。(2分钟)
二、课题导入
文艺委员演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后,让学生说出歌曲名称,并顺势提问:“同学们,你们说春天在哪里呢?”
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师:今天我要说,春天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跟随朱自清寻觅春天的足迹。(4分钟)
三、自学自练
㈠、默读课文,识记生字词,完成练习。(共计10分钟,展示成果并订正3分钟)
默读课文,用红笔勾画出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自行解决.
小组内1、3号,2、4号互查订正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词语,然后组内识记生字词及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参考《导学方案》)
完成以下练习,各小组准备展示学习成果。
⑴、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蓑衣()酝酿()()烘()托黄晕()发酵()
⑵、文学常识填空:《春》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江苏扬州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________。(体裁)
⑶、以下句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__应依次改正为___________
①抖搜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②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潦亮地响着.
⑷、选词填空.
春天来了,山()起来了,各种花香()成春特有的味道,将()中的鸟儿吸引来了,()地卖弄清脆的喉咙,人们也都出来,舒活筋骨,()精神。有()的姑娘,有强健的青年,笑着,走着,好不惬意。
抖擞酝酿朗润呼朋引伴繁花嫩叶花枝招展
㈡揣摩感情,朗读理论。(共计15分钟)
自由朗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3分钟)
(先猜测作者写作意图,初步定下感情基调,后自由朗读课文,用红笔批注揣摩出的感情)
小组内推荐代表朗读,组内其他同学提出中肯的评价。(5分钟)
(组内讨论朗读时应表达的感情及表达感情的朗读技巧,达成共识后由中等程度学生朗读,其他组员点评。)
(可从读音是否正确,读得是否流利,是否抑扬顿挫,是否有感情等角度作评价。)
听老师范读,改进自己朗读中的缺乏,再次自由朗读,选出优秀学生朗读,全班评价。(5分钟)(老师及时总结归纳朗读方法技巧)
完成下题。(2分钟)
体会作者感情:()—-()——()
㈢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9分钟)
1、速读课文,看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写“春”的?(参考感情线索)(文章采用怎样的构造方式)(2分钟)
()春——()春—-()春
构造:
2、阅读课文,(看文章主体部分用了怎样的构造)找出作者描绘了几幅春天的图画?(2分钟)
3、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三段

《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pcfxx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