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吏的教子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我国古代,涌现出许多清官廉吏。他们不仅自身清正廉洁、体恤百姓,而且对子女也管教甚严,有大量“教子诗”流传后世。现在读来,仍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唐代文学家韩愈,做过吏部侍郎等高官。他对古代廉吏的教子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我国古代,涌现出许多清官廉吏。他们不仅自身清正廉洁、体恤百姓,而且对子女也管教甚严,有大量“教子诗”流传后世。现在读来,仍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唐代文学家韩愈,做过吏部侍郎等高官。他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在《符读书城南》一诗中写道:“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符就是韩愈的儿子。他在诗里告诫儿子,知识只有勤学苦读才能获得,不通古今之事,不明诗书之理,就会身陷不义之地,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扬名。教育儿子要发奋读书,出人头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宋代诗人陆游,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77岁时,其子子龙去吉州任司理参军。陆游写下《送子龙赴吉州掾》一诗:“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用朴实简洁的诗句告诫儿子,不贪一文钱,坏人想诽谤陷害也不会得逞;生活俭朴穿着破旧,虽遭人耻笑,但会心安无愧。
陈俊卿是宋孝宗时的一代名相,年老时没有留给子女金银财宝和高楼豪宅,只留下《示二子》一诗:“兴来文字三杯酒,老去生涯万卷书。遗汝子孙清白在,不须厦屋太渠渠。”表明了他以清白为贵、以诗书传家,留给后代万卷诗书的精神财富远远胜过万贯家产的物质财富。
南宋的余良弼,曾任直秘阁等官职。其子名大雅,是理学家朱熹的学生。余良弼曾写一首《教子诗》:“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幸有明窗并净几,何劳凿壁与编蒲。功成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
古代廉吏的教子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