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
张进杰doi:.1007-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实际工作中常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表现多样,难以确诊,甚至造成漏诊、误诊。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
张进杰doi:.1007-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实际工作中常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表现多样,难以确诊,甚至造成漏诊、误诊。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肺结核患者112例,旨在为临床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提供可靠依据,具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12例,男64例,女48例,年龄16~73岁,,病程2周~2年。全部患者进行胸部透视+常规拍摄胸部正侧位片+常规胸部CT扫描,50例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15例采用MRI检查。胸部正侧位采用GE飞天6000DR拍片机;CT扫描采用GELightspeedplus+多层螺旋CT机,,,。。
结果
112例肺结核病例不同影像学检查准确率对比,见表1。讨论
肺结核病变以渗出与增殖为主,伴随干酪样坏死、多发纤维化、钙化,影像学表现复杂、多种多样。在实际工作中,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可减少漏诊和误诊。
各种检查比较和意义:①电视透视作为体检筛选,发现病变还需胸片、CT检查。透视虽简单、快速,可转动体位,但清晰度精细度差,无法前后对比,且辐射量大。②胸片对病变的部位、数目、边界、密度和周围关系等可作出大体判断[1],但其病变的详细结构观察较差,肺门区、纵隔旁、心后、近横膈区等部位的病变难以显示。③CT密度分辨率高可显示病灶细节。有助于显示钙化、卫星灶、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扩张,如发现多个小的结节聚集成团有利于结核诊断[2]。④合理选择CT增强扫描、HRCT、MIP、SSD、CTVE等技术手段,更能清楚地了解病灶内部、边缘情况及周围结构的关系[3],为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胸部CT扫描通过对病灶密度的变化来判定病灶有无活动性,对肺结核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⑤MRI不宜作为肺结核常规检查,对有碘过敏史、疑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可以选择MRI检查。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提高肺结核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对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应拍胸片或行胸部CT检查。抓住本质性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全面分析。必要时采用纤支镜,经皮肺部穿刺活检等检查技术,对不好发部位的结核,

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vuv398013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9-11